第一千四十七章 窮寇勿追(第2/2頁)

趁著東漢軍被阻擋之際,周亞夫與楊昂率領八千人馬安然退出了雒關,尾隨著劉趙聯軍的步伐向西部的汶山前進,準備翻越崎嶇的山路,由陰平、馬鳴閣退回漢中。

雒縣城中火光沖天,看起來至少要燃燒到傍晚才能結束,東漢軍插翅難飛,只能在關外等待大火燃盡之後再進城。

“將士們不要著急,綿竹被拿下之後趙匡胤、劉裕只能向西走陰平山路,要想回到漢中,至少需要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我軍可以一路北上,直叩漢中,繼而挺進雍涼,來個釜底抽薪,等劉、趙從崇山峻嶺中走出來的時候才會發現已經無處容身!”

劉辯在馬上大聲呼喊,鼓舞三軍士氣,雖然暫時被阻擋了去路。但劉趙聯軍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不長了,就不信他們還能像石達開那樣向西去投奔項羽?

就在這時,頭頂上響起一陣“撲棱棱”的聲音,有信鴿盤旋而至。

立刻有錦衣衛接下信鴿,把綁在信鴿腿上的書信呈給劉辯觀看。原來書信來自金陵,向劉辯報告蔡瑁、黃祖反叛的消息,以及穆桂英產下一女的消息。

“又生了一個女兒麽?”劉辯蹙眉,本來以為還會再給自己生一個驍勇善戰的兒子,可惜天不遂人願。

而蔡瑁與黃祖的反叛也讓劉辯頗感意外:“看來這些歷史上的反骨仔本性難改啊!蔡瑁、黃祖何德何能身居高位?朕冊封他們雜號將軍,讓他們執掌水師,夠看的起二人了,竟然還會反叛!雖然曹操的謀士在這裏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二賊早有叛逆之心,否則怎麽會輕易中計?”

讓劉辯感到慶幸的是,自己在金陵栽培了兩年的僧兵與道兵終於派上用場了,有尉遲恭統兵,姚廣孝、陳宮擔任謀士,憑借著優勢兵力應該能夠輕易打爆軍心不穩的蔡瑁,在曹操攻占壽春、合肥之前,徹底平定戰亂。

大戰四起,容不得一絲馬虎,劉辯忽然由蔡瑁、黃祖想起了遠在河北的許攸,此刻他正與陳登在李靖的麾下擔任參軍。不過這倆人的智力遠遠不及李靖,想來最多也就是做點寫寫畫畫的差事了。

“給李靖修書一封,用飛鴿傳過去,就說與曹操起了戰爭之後密切關注許攸的動靜,謹防他懷有二心!”劉辯收了書信,扭頭朝身邊的陳平吩咐一聲。

書信寫好之後,信鴿淩空飛起,展翅而去。

就在這時,徐晃的信鴿也從綿竹方向飛來,越過火光沖天的雒縣,降落在了東漢錦衣衛的手中,再次呈給劉辯。

劉辯以最快的速度把書信瀏覽了一遍,徐晃在書信中寫道:“啟奏陛下,臣等一路翻山越嶺,歷時二十余天抵達綿竹關。城內有周亞夫、新文禮駐兵四萬,幸虧法孝直運籌帷幄,算無遺策,讓臣在白雀山斬了新文禮。並引誘周亞夫出城,一舉破之,方才拿下綿竹。臣等預計劉趙二賊十有八九會放棄雒縣,奔汶山方向撤退,故此打算輕騎追襲,請陛下派遣大將率騎兵支援!”

看完徐晃的書信,劉辯這才恍然頓悟:“我說徐晃怎麽輕易的就把武力不俗的新文禮給陣斬了呢,原來是法正指揮的定軍山翻版啊!不過窮寇勿追,萬一再來一個奔劍閣張郃中計怎麽辦?就放劉裕、趙匡胤去攀山越嶺好了,我們搶先攻占漢中,甚至拿下雍涼,看他的十萬人還能去哪裏?”

劉辯立即修書一封,命錦衣衛用信鴿傳給徐晃,不要追的太緊,免得中了劉趙的伏兵。巴蜀多山,到處都是崇山峻嶺,幾乎遍地都是絕佳的伏擊地點,追襲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又一只信鴿騰空飛起,掠過雒縣,向北飛去。

拿下綿竹之後,徐晃留下法正、張松率領一萬人守衛關卡,自己與傅友德、張憲率領三萬人向南殺奔雒縣,希望在半路上攔截撤退的劉趙聯軍。但長達一百八十裏的距離,還是追趕不及,被甩到了後方。

得到斥候回報,劉趙聯軍火燒雒縣,率兵向汶山方向撤退而去。徐晃一邊飛鴿報告劉辯,一邊打算揮兵窮追,走了三十多裏路程,忽然收到了劉辯的書信,告誡窮寇勿追,謹防埋伏。便將書信展示給眾將士,停止了追擊的打算。

劉裕率領兩萬弓弩手在山谷中埋伏了一夜,不見追兵趕來,只好悻悻的收兵。命令周亞夫、楊昂繼續斷後,以最快的速度朝陰平方向進軍,爭取在東漢軍推進到漢中的時候撤回自己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