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2/2頁)

朱升湊上來和朱元璋一起看地圖,分析道:“盧俊義從西北臨沮方向而來,嶽雲從東北宜城而來,薛禮從正南江陵而來,這是打算把我軍包圍在中央啊!”

“臨沮東面夾石關有條出路,正西面走麥城也可以奔上庸,撤回漢中。”一名荊州籍貫的謀士蒯通給出了兩條撤退路線,“除了臨沮、宜城之外,要想退回上庸,只有這兩條路線了。”

朱元璋大手一揮,吩咐斥候:“馬上刺探夾石關與麥城,看看可有東漢伏兵?”

就在這時,南面人喊馬嘶,李廣率騎兵撤了回來,直奔朱元璋馬前稟報:“大事不好,東漢軍主力已經從當陽橋殺了過來,目測至少在六七萬左右,該如何是好?”

“奔宜城方向撤退,強攻嶽雲,等徐達率兵來援之時前後夾攻,強行突圍。再向北走襄陽,殺奔宛城,會合楊素大軍。”朱元璋盯著地圖,策劃了一條退兵路線。

朱升拱手道:“朱公,請恕卑職妄言!劉德輿的大軍正在西川攻打劉備,魏文通、張定邊、韓遂將軍率領的隊伍幾乎就是防禦上庸、漢中的全部力量。若朱公帶著隊伍北上宛城,那漢軍便可以兵不血刃的直搗漢中,向西可控弦雍涼,向北可覬覦長安,向南則震懾巴蜀,局勢將會更加惡化。”

朱元璋手撫胡須,思忖了片刻點頭道:“允升說的也有道理,若是漢中不保,便滿盤皆輸啊!那就從襄陽向西撤到上庸吧,但無論走那條路線,當務之急必須突破敵軍的包圍圈,避免重蹈呂布的覆轍!”

計議停當,朱元璋親自率領前軍,命李廣擔任副將斷後,與朱升、蒯通引領著八萬士氣低糜的隊伍向西北宜城方向掩殺過去,準備與徐達前後夾攻嶽雲,沖開一條血路。

“叮咚……李廣被朱元璋任命為副將,‘路癡’屬性生效,降低朱元璋3點統率,下降至95。降低朱元璋3點智力,下降至92。”

薛仁貴會合了宇文成都、張遼率領的主力大軍,馬步混合將近七萬,大張聲勢的跟隨著朱元璋的腳步向宜城方向追趕,同時派出輕騎通知盧俊義、霍去疾、嶽雲等各路人馬,準備收網。

就在斥候把呂布戰死的消息飛報朱元璋之時,徐達也獲得了情報。正猶豫不決,該率兵撤退還是繼續向江陵進發之際,朱元璋的斥候又快馬趕到。命徐達、朱溫率部掉頭向宜城撤退,與主力大軍前後夾攻嶽雲,救援大軍突圍。

聽完斥候的詳細情報,朱溫一臉震驚:“長坂坡一戰,楊大眼、張定邊、魏文通等人竟然全部戰死。兄長身邊現在只剩下李廣、朱升,而且陷入重圍之中,生死系於一線,你我火速率兵撤回宜城,接應兄長突圍!”

徐達手撫胡須,皺眉思忖:“我軍已經過了宜城一百三十裏路,就算急行軍,也需要一天半的時間才能返回。而向南距離江陵只剩下六十裏左右的路程,依我之見不如直搗江陵,殺東漢個措手不及,死馬當作活馬醫,或許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了徐達的計劃,朱溫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徐天德這招釜底抽薪簡直是神來之筆!聽說劉辯就在江陵坐鎮,咱們便悄悄殺到江陵城下,給他來個卷土重來,一舉破城。如果能夠抓住劉辯,自然萬事皆休,就算抓不住他,也可以用江陵暫時歇歇腳,再圖後策!”

“可是朱公說了,命兩位將軍明日傍晚時分必須抵達宜城,進攻嶽雲的背後,接應大軍突圍。”沒想到徐達、朱溫竟然不遵將令,斥候有些急眼。

徐達面色如霜,提槍上馬:“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現在已經火燒眉毛,本將知道該如何行事!你火速回稟主公,讓他據險而守,等我拿下江陵之後,再從背後接應主力大軍,千萬不要自亂陣腳。”

斥候無奈,只能催馬揚鞭,回報朱元璋去了。

徐達長槍一招,與朱溫率領三萬精兵,沿著草木茂盛的小路悄悄向江陵摸去。

斥候說東漢軍剿滅了呂布之後便傾巢而出,城內只剩下五六千人馬駐防,看來根本沒有察覺到自己這支隊伍的行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偷襲江陵,說不定能扭轉困局,挽狂瀾於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