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佛道爭鳴(第2/2頁)

“願為陛下效力!”眾僧侶攥拳高呼,齊聲響應。

道衍和尚最後把目光投向慧真:“慧真及其徒弟結黨營私,迫害同門。睚眥必報,心胸狹窄,無事生非,手段卑鄙,犯了無數佛門戒律……”

“我認栽了,把我逐出寺廟吧!”慧真癱坐在地上,猶如鬥敗的公雞。

“那可不行!”道衍一口拒絕,“白馬寺準備大興土木,正是用人之際,你與你的徒弟都身強體壯,正好可以為修建寺廟出力。”

“你敢讓貧僧當泥瓦匠?”慧真大怒。

“諸位師兄弟,把他們師徒十幾個看押起來,不要被他們逃了,讓他們為白馬寺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力量。”道衍和尚僧袍一摔,大聲呵斥。

幾十個僧人一擁向前,把慧真等人抓了起來,關進了小黑屋。這場更換主持的風波就此落下帷幕,白馬寺再次更換了新主持,道衍和尚一飛沖天,成了大漢國僧。

當天下午,戶部調撥的第一批錢幣就送到了白馬寺門外,工部差遣的第一批一百五十多個匠人也奉命前來聽候差遣,在道衍和尚的指揮下,所有的僧侶以及匠人忙碌了起來。伐木平山,鑿巖開師,忙碌的熱火朝天。

其他寺廟的主持陸續接到了聖旨,不管對道衍服氣不服氣,但聖旨煌煌,誰也不敢不從,俱都紛紛前來白馬寺參拜道衍。

道衍以禮相待,命各寺廟抽調三分之二的僧人前來白馬寺協助建設,爭取把金陵附近的僧侶集中在一起,建設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這樣方便早日訓練出一支僧兵。

劉辯在重用姚廣孝發展佛教的同時,也沒有冷落道教。

已經在前幾天宣布袁天罡為大漢國師,並在紫金山北麓修建“朝天宮”,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建設道觀,每天有千余名工匠在山上忙忙碌碌。天下各地的道人聽說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前來金陵投奔袁天罡,一時間金陵城內僧侶與道人絡繹不絕,一派熱鬧景象。

金陵附近的寺廟有幾十座聚集在棲霞山,包括棲霞寺、白馬寺、般若寺這樣的大型寺廟,所以劉辯決定以棲霞山為佛教根據地,由姚廣孝在白馬寺組建僧兵。

紫金山上道觀數量與寺廟持平,所以劉辯下旨把紫金山上的寺廟全部拆除,僧侶搬到白馬寺統一居住。在紫金山上建造一座大型的道觀,叫做“朝天宮”,由國師袁天罡擔任主持,同時發展佛、道兩教,鞏固自己的統治。

就在金陵城外熱鬧喧囂,佛道爭鳴之時,前往吳縣勘探象山風水的袁天罡策馬返回,前來乾陽宮麟德殿參拜天子。

“啟奏陛下,貧道剛從吳縣象山歸來,發現了一些端倪。”袁天罡手持拂塵,躬身施禮。

劉辯頷首:“有何端倪,國師說來聽聽?”

袁天罡朗聲道:“這象山紫氣氤氳,有山有水,氣勢不凡。日間光照充足,夜間正對天狼星,光華齊聚,可謂一塊風水寶地。”

這點劉辯倒不意外,不管士族還是寒門,埋葬長輩的時候肯定都會選擇風水寶地,以求後代繁榮昌盛,財運亨通。

袁天罡繼續道:“若是這象山的風水長期維持下去,這陸家的運勢必然越來越旺,經商則財運亨通,八方進寶。傳後則人丁興旺,兒孫成群。仕官則節節高升,文可拜相,武可掛帥。更重要的是可讓大漢陰盛陽衰,保證陸家出現人中之鳳,甚至還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人中之鳳自然是武媚娘了!”

劉辯面色微變,皺眉在心中沉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什麽意思?進一步做皇帝?還要陰盛陽衰?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武如意心底的野望一時半刻散不去啊!不過,陸家找的這個風水師厲害啊,究竟是何人給陸家選擇了這麽一塊風水寶地?回頭得派人調查一番!”

雙眸轉動,劉辯面色如炬,沉聲問道:“陸家的權勢已經足夠大,不能再讓他們繼續發展了。國師可有破解陸家風水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