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人成虎(第2/2頁)

鄭和三人傳來的書信中說目前金陵共有三種流言:一種是天子詐死,第二種就是天子真死了,但前線將領為了安定軍心,所以隱瞞不報。第三種是穆桂英企圖扶持兒子劉禦上位,所以勾結前線將領秘不發喪。

“穆桂英若是對權力有欲望的話,她也不會跟著朕出征交州了,這段詆毀穆桂英的流言怕是出自武如意之口吧?”劉辯略作思忖,就猜到了真相。

鄭和又在書信中寫道,京城中還有根據天子駕崩衍生出來的流言:如果天子駕崩屬實,那麽武德妃將會聯合六大顧命大臣扶太子劉齊登基,冊立武如意為太後,奉何太後為太皇太後。

第二種流言就是武德妃與陸家聯合其余的五大顧命大臣,準備把最後一個顧命大臣何珅給下獄,並把太子劉齊廢掉,改立武德妃的兒子渤海王劉治為帝。若何太後支持劉治登基,則封為太皇太後,若何太後不支持劉治登基,則把她軟禁於壽安殿。

“第一種傳言可能性極大,至於第二種簡直是空穴來風!”劉辯拂袖冷哼一聲,“武如意何德何能,有多大本事讓朕安排的顧命大臣聽命於她,為所欲為?”

縱然糜竺、何珅的能力稍微差了一些,但其余的劉伯溫、荀彧、狄仁傑、孟珙等人哪個不是一代英傑,智謀遠慮之輩?哪個不是由自己一手招募的,對自己的忠心絕對可以保證,豈會俯首聽令於沒有半點實權的武德妃?

“流言終究是流言,經不起任何推敲!”劉辯在宮殿中來回踱步,思忖對策。

若是按照第一種流言,陸氏在最先得到了自己駕崩的消息之後,並沒有圖謀不軌,而是召集了其余的顧命大臣齊聚,共商對策。這種處置方式劉辯還算滿意,如果自己真的駕崩了,冊立太子劉齊繼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會確保大漢的權力平穩過渡。

“但武如意想要做太後,恐怕有效仿呂雉之嫌吧?”劉辯撚著胡須暗自思忖,“雖然陸康算得上忠誠,但私底下還是不忘壯大陸氏,企圖扶植武如意登上太後之位,不如這次便借機敲打一下陸家。”

一念及此,劉辯馬上就有了主意,吩咐文鴦道:“你去軍中尋找幾個陸氏族人,打聽清楚哪個比較貪財膽小,把他帶到朕的面前,朕有要事安排。”

一個半時辰之後,文鴦帶了一高一矮的兩個陸氏族人來到劉辯面前,這兩人分別在軍中擔任屯長與隊率,看模樣賊眉鼠眼,一副小人模樣,搭眼一瞧就知道是貪財寡義之人,以利益許諾,應該很容易收買。

“你二人喚作何名?與司徒陸康是何關系?”劉辯正襟端坐,和顏悅色的問道。

“回陛下的話,我二人叫做陸徳、陸昌,算起來得喊陸康一聲伯祖父!”二人誠惶誠恐地答道,不知道天子召見有何貴幹?

劉辯當即把自己的意思挑明,打算派兩人快馬加鞭返回金陵,把自己駕崩的消息再次通知陸康,爭取讓陸康完全相信天子被蒙恬射殺了,試探下陸康與武如意會做出什麽舉措?然後自己出其不意的回到乾陽宮,定然會把陸氏一族嚇得心驚肉跳。

“啊……謊傳情報,而且還要欺騙老司徒,便是借我二人十個膽子也是不敢呢!”陸徳與陸昌聞言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劉辯沉聲道:“你二人若是不能照辦,朕便殺你們的頭。若你們能讓陸康深信不疑,朕賞賜你們二人各自千兩黃金,並賞賜子爵,子孫承襲,世代永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答應劉辯就會人頭落地,答應了劉辯還有榮華富貴可享,二陸對望一眼,齊齊拱手答應了下來:“既然陛下有令,小人便竭力而為!”

劉辯點點頭,吩咐文鴦給二人挑選幾匹良駒在路上換著騎乘,並準備好足夠的盤纏與幹糧,即刻動身,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金陵,給陸康來一場三人成虎,試探下陸家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