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虛實相間,兵不厭詐!(第2/2頁)

當下羅成派人通知守衛北門和西門的公孫範、公孫續叔侄二人,從各個城墻撤下一半兵力下城吃飯睡覺,留下一半人繼續守城,直到公孫瓚、冉閔率領的兵馬登上城頭來接替之後,再下去休息。

年輕的公孫續已經很久沒有夜戰了,這一夜熬的雙眼通紅,呵欠連天,當下大手一揮召喚麾下的將士們道:“我就說了嘛,唐軍今夜肯定不會攻城,留一萬人馬守城即可,其他人在城墻下面休息。羅成非說敵軍大舉壓境,不可輕敵,結果被人戲弄了一夜。走了,下城墻睡覺去了!”

在公孫範、公孫續叔侄的引領下,每個城頭上的守軍撤下了一半,在炊事營周圍三五一堆,七八成群,喝著稀粥就著幹糧、鹹菜草草填飽肚子,然後鉆進營房一頭栽倒在床上,用被子蒙頭大睡,片刻功夫鼾聲大作,此起彼伏。

“命令王伯當的弓弩營休息,留下兩萬人馬在寨柵前待命,李嗣業率領其余的七萬人馬向薊縣發起猛攻!”得知薊縣城墻上人聲嘈雜,腳步匆匆,李績就知道機會來了,當機立斷的下令向薊縣發起猛攻。

唐軍昨夜早早入睡,四更起床穿戴甲胄,吃飯排泄,五更之後便悄悄集結在各個寨柵門前,隨著李績一聲令下,七萬將士人緘口馬摘鈴,悄無聲息的掩殺向薊縣。

拂曉之際,天色將亮未亮,正是十二個時辰中最黑暗的一刻,而且秋天霧濃,直到七萬唐軍逼近護城河兩百丈的時候,城頭上的公孫軍才發現了偷襲的唐軍,急忙吹響號角,擂響戰鼓,召喚城下的將士登上城頭協助防守。

“殺啊!”

李嗣業手中青銅樸刀一揮,引領著三千陌刀兵當先沖鋒,把雲梯橫架在三丈多的護城河上,當做橋梁搭在城墻上,頭頂扛著盾牌,向薊縣城頭發起了猛攻。

一時之間,薊縣城下殺聲震天,箭雨紛飛,滾石如同冰雹一樣噼裏啪啦的砸了下來。

趁著城頭上的守軍稀疏之際,七萬唐軍一陣猛攻,將數百條雲梯搭在城墻上,頂著盾牌,由先登死士負責沖鋒,數萬弓兵在城下仰射,給攀登的勇士減輕壓力。

“殺啊!”

李嗣業手下的陌刀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趁著守軍人少之際,一名校尉手提大斧當先登上了城墻,身後十余名陌刀兵魚貫而上。

一時間,城高墻厚的薊縣竟然岌岌可危。

“冉閔在此!”

關鍵時刻,冉閔率領一支援軍殺到,手中一丈七的龍虎雙刃矛揮舞的如同潑天巨浪,將剛剛登上城頭的唐軍驅逐了下去,噼裏啪啦的猶如餃子下鍋。

“殺啊,殺唐寇!”

正在吃早飯的公孫瓚也被突然爆發出來的廝殺聲震驚,知道唐軍這波進攻投入了大量兵力,絕不是試探性的進攻,當下心急火燎的提了一雙青銅鞭,率領著萬余名精兵登上城頭,協助羅成抵禦唐軍的進攻。

幸虧冉閔與公孫瓚率領援兵來得及時,才協助羅成頂住了唐軍的這波偷襲,雙方從清晨一直酣戰到中午,薊縣城下屍積如山,血流成溝,染紅了城墻腳下的護城河。

李績粗略估計,這一上午的猛攻,唐軍至少填上了五六千性命,而城頭上的守軍憑借著薊縣城墻的雄偉,以及充足的箭支,傷亡率大約在一千五百左右,雙方的傷亡比大概在三比一左右。

“都督,該本王出馬了吧?”

李元霸手提擂鼓甕金錘,騎著高大矯健的千裏一盞燈,看著唐軍的雲梯不停的被守軍掀翻,看著一個個即將登上城墻的唐軍被砍死墜落,恨得咬牙切齒,耐不住性就想沖出去攻城。

“再等等!”李績卻是泰然自若,八風不動,“王爺莫急,一切聽我的安排,我讓你攻城的時候再出馬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