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為虎作倀(第2/2頁)

“呵呵……曹操為什麽會突然出兵救援公孫瓚?這就要向深處分析!”李績掃視眾將,侃侃而談,“諸位認為什麽局面對曹操最有利?”

“自然是唐、元、漢血拼的三敗俱傷,他曹操好坐收漁翁之利,想來曹操做夢都盼望出現這種局面。”李嗣業不肯落後,插嘴加入了議論。

李績聳聳肩:“這不就是答案麽!曹操想要我們三方血拼,他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決不允許公孫瓚棄城逃亡。”

“末將明白了!”王伯當輕撫唇角的八字胡須,恍然頓悟,“若公孫瓚兵力損失嚴重,很可能會主動放棄薊縣向南撤退,那麽曹操盼望的三敗俱傷的局面將不會出現,所以曹操才出兵幫助公孫瓚。而現在公孫瓚被困死在薊縣城中,三方對峙的局面已經形成,所有曹操就不會再插手打破這種平衡。”

李績大笑:“正是,所以本督才說對曹操甚至不用一兵一卒防守都可以。”

陳子雲提議道:“雖然曹操與劉辯矛盾重重,而且三方血拼也是對他最有利的局面,但曹阿瞞性格狡詐,不按常理出牌。不加以提防有些冒險,所以末將認為多少該派遣一支人馬守住涿縣通往薊縣的道路,提防曹操背後捅刀。”

李績點頭:“那本督就撥給你五千人馬,前往高碑店防禦曹操。”

雖然兵力有點少,陳子雲也只能拱手領命:“末將遵命!”

又商議了半個時辰,李績拍板做了最後的決定:“軍議結束之後,王伯當立即挑選一萬擅射的弓弩手連夜攻城,向薊縣裏面放箭騷擾,鼓噪呐喊,擾的城內的守軍不得安寧。明日四更造飯,大軍吃飽喝足之後五更攻城!”

眾將一起作揖領命,各自執行任務去了。陳子雲率領五千人馬前往高碑店駐守,而王伯當則挑選了一萬弓兵,連夜騷擾城內的守軍去了。

李靖在方城大營得知薊縣被二十五萬唐、元聯軍圍困之後,不由得扼腕嘆息:“唉……公孫瓚鼠目寸光,不足與謀也!唐元聯合之後,兵力強大,我軍要想救援薊縣,勢必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參軍許攸建議道:“可派人攻打右北平、遼西等地,對薊縣圍魏救趙!”

李靖點頭:“許子遠所言正合我意,唐軍重兵守住了險要的固安、安次兩地,想要強行闖過,怕是損失慘重。我這就修書吩咐衛將軍拔營向東,攻掠右北平、遼西等地。”

得到了李靖的書信之後,衛青命馬超、秦良玉在安次屯兵,與憑險據守的李牧對峙,而自己則與太史慈率領四萬兵馬離開泉州,殺奔右北平。

羅貫中又抹淚向李靖求救:“李都督,請你念在同胞的情分上,一定要派兵救援薊縣,城內可是還有四五萬兵馬呢,這都是手足兄弟啊!另外城內還有糧食二百三十萬石,甲胄十余萬件,馬匹兩萬八,弓弩七萬支,箭矢一百一十萬,金銀錢幣超過千萬。倘若這些輜重落到了唐軍手中,將會讓李唐的大軍如虎添翼!”

聽了羅貫中的話,李靖的心頭就有些堵塞,恨恨的道:“公孫瓚這匹夫還是早死了為妙!”

“都督何出此言?”羅貫中抹淚,“雖然公孫將軍性格比較暴躁,但對待士兵還算不錯。”

李靖又恨又怒,拍案道:“去歲因為曹丕之死,朝廷與曹操爆發了沖突。曹操以截斷我軍糧道威脅,我軍當時糧草供應困難,我派使者向公孫瓚求糧,公孫瓚卻說城中只剩下不足三十萬石糧食,派人送了區區兩萬石過來。我當時還信以為真,沒想到薊縣城中的物資竟然如此之多,倘若落到了唐軍的手中,那就是為虎作倀啊!”

“這……這我等都不知道此事啊!”羅貫中仰天嘆息,“公孫將軍稱霸幽州將近十年,多次重創鮮卑、烏桓,又吞並了劉虞父子,積攢了這麽多年家底,怎麽會只有三十萬石糧食?公孫將軍實在太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