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虎衛健兒(第2/2頁)

一時間,城上城下箭矢紛飛,城上的守軍把滾石檑木朝扛著雲梯沖鋒的曹兵狠狠砸下,而曹軍也不甘示弱,有擅射的弓弩手背著箭壺,在盾牌兵的掩護下努力的靠近城墻,向城頭還射。隨著此起彼伏的呐喊聲,雙方不斷的有人中箭倒地。

“吱呀呀”的嘈雜聲中,曹操軍打造的五十台“霹靂車”被推到了城墻腳下,在工兵的操控下,將巨大的石頭拋射向城墻之上。落地之時,石屑紛飛,躲避不及被砸成肉餅者不可勝數。

“投石車”這種攻城兵器也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自從四五年前被劉曄發明之後,這些年各路諸侯基本都已經掌握了制造原理,在神州各地的攻城戰中,投石車已經成為了最常見的攻城兵器。

既然攻城車已經成為常規武器,那麽防守的大將就會考慮好應對之策,想方設法抵禦巨石對城頭上守軍的傷害,而牛皮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看到城下霹靂車不停的拋射,巨大的石塊朝城頭上飛過來,達奚長儒急忙高聲下令:“支起馬皮鬥篷防禦曹軍的投石車!”

牛皮堅固有韌性,把它與麻繩、鐵絲、漁網等物品使用特殊工藝混合之後,可以拼接出巨大的鬥篷,懸掛在頭頂之後,可以抵禦巨石的沖擊,對城頭上的守軍形成有效的保護,大幅降低霹靂車的殺傷力。

匈奴人缺牛,但卻不缺馬,雖然馬匹的韌性不及牛皮,但拿來代替牛皮卻也湊合,因此開春之後,鐵木真就在草原上殺了上萬匹戰馬,把馬肉充作軍糧,把馬匹制作城防禦投石車的鬥篷,派任押送到前線給達奚長儒,希望能夠把涿縣當做橋頭堡,扛住曹軍的猛攻。

“砰……砰……砰……”

隨著元軍在城墻上支起馬匹鬥篷,曹軍霹靂車投擲出來的巨石便發出一聲聲悶響,不再像一開始那般巨石所到之處,血肉橫飛,慘叫連天。

在得到皮鬥篷保護之後,城墻上的元軍遭受到的威脅大幅降低,紛紛加強了對城下曹軍的射擊,一時間箭矢如雨,滾石如冰雹,鋪天蓋地的從城墻上傾灑下來。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看到元軍在城墻上支起鬥篷,曹操在高坡上令旗一揮,傳令道:“放火箭燒鬥篷!”

不消片刻功夫,曹軍的投石車停止了拋射,而弓兵在李通的帶領下,紛紛彎弓搭箭,把箭頭上帶著火苗的箭矢仰射到城頭之上。一陣暴雨般的怒射。有些鬥篷在火苗的持續炙烤下慢慢燃燒起來,並且引燃了連接的鬥篷,皮革焚燒後煙霧彌漫,嗆得城頭上的元軍睜不開眼睛。

“登城!”

趁著城頭上元軍混亂之際,曹文詔縱馬馳騁,高聲催促全軍奮力攻打。而在高處督戰的曹操也親自擂響戰鼓,為將近十萬曹軍助威。

“虎衛健兒,隨我攻城,先登城墻者必是我虎衛軍!”

典韋身著輕胄,手提一雙鑌鐵大戟,把數丈高的雲梯扛在肩膀上,一步跨過護城河,率領著數千最為精銳的虎衛軍向涿縣城墻發起了最兇猛的攻擊。

許褚也不甘示弱,頭上驕陽當空,渾身汗流浹背,幹脆脫掉了上衣,赤裸著膀子,提著大刀奮力沖鋒,一鼓作氣的沖到涿縣城墻下,一邊揮刀撥打雕翎,遮擋滾石,一邊叱喝虎衛軍給自己豎起雲梯。

曹操麾下的這支虎衛軍人員構成與吳起組建的武卒大同小異,也是以江湖遊俠、重囚犯、大戶武師、綠林大盜等人組成。不同的是,吳起的武卒更注重彼此的配合,而曹操的虎衛軍以典韋、許褚作為統率,更講究個人單打獨鬥,以勇取勝。

隨著曹操親自擂響戰鼓,典韋提著雙戟搶先許褚一步登城,揮戟砍翻數名元兵,虎吼一聲:“典韋在此!”

許褚比典韋晚了一步,卻也不甘示弱,揮刀砍翻一名元兵偏將,亦是咆哮一聲:“譙郡許仲康在此,胡寇還不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