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2/2頁)

“爾等既不肯接受遣散,又不肯將功贖罪,意欲何為?”吳起手按佩刀,不動聲色的喝問。

十幾個核心骨幹站出來施禮道:“歸鄉之路迢迢千裏,將軍就這樣遣散我等,與趕盡殺絕又有何異?要讓我等返鄉也可,但不給一些遣散費,盤纏幹糧,我等決計不走!”

吳起陪笑道:“呵呵……你們說的也是,倒是本將考慮不周,爾等稍安勿躁,本將這就去給你們準備盤纏幹糧!”

聽了吳起的話,剩下的五千左右的太平軍紛紛擊掌歡慶,又得寸進尺的提出了條件,“這還差不多,但我們怕歸家的路上遇見山賊,還請將軍發給兵器防身!”

“呵呵……送佛送到西,本將依你們!”吳起按捺著心頭的怒火,不動聲色的答應了下來。

吳起退到一旁,召集部將道:“這些人多是一些地痞無賴,得寸進尺之人,其心冥頑不靈,收編有臨陣倒戈的危險,放回故鄉十有八九也會落草為寇,為患鄉鄰。給我全部彎弓搭箭,殺個一幹二凈,斷絕後患!”

一員偏將皺眉建議道:“將軍,非是小人多嘴,當今陛下以仁義治國,朝廷重臣非常反感屠殺俘虜。之前安西將軍常遇春就是因為殺了四千俘虜,遭到朝野一片參劾,一失足做了反賊。將軍今日行事可要慎重考慮,切勿重蹈覆轍!”

吳起慨然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一時彼一時,怎可同日而語?常遇春以七萬人屠戮四千俘虜,是為殘暴。而今日我軍只有一萬五,俘虜有九千;對面尚有孫權七八萬人,而貴霜的援軍不知來了多少,我軍處在劣勢,誰敢孤注一擲?”

頓了一頓,彎弓搭箭,悄悄瞄準了一名太平軍頭目,沉聲道:“為將者不可有夫人之仁,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吳起一心為大漢,何懼流言蜚語?若陛下要吳起死,我便獻上頭顱,死又何妨?今日之事,由我一人承擔,不幹爾等之事!”

話音落下,吳起一抖手,箭矢離弦飛出,正中一名太平軍頭目胸口,登時斃命。

“你們要幹什麽?”剩下的近五千太平軍大驚失色,頓時如炸開了鍋一般,一片吵嚷。

吳起面色如霜,沉聲下令:“給我殺,一個不留!”

隨著吳起一聲令下,周遭的漢軍弓弩齊發,朝手無寸鐵的太平軍俘虜射出一陣箭雨,一時間慘叫聲此起彼伏,完全暴露在弓箭之下的俘虜只能像砧板上的魚肉一樣任憑宰割。

漢軍一陣亂箭射過,然後無數刀斧手沖進人群裏收割人頭,並給那些尚未咽氣的俘虜補刀,送他們上路。

“把太平軍大營付之一炬,將這些死屍全部燒掉!”吳起朝副將吩咐一聲,佩刀一揮,“漢家武卒,隨我向西馳援何元慶!”

得了吳起一聲吩咐,漢軍兵分兩路,留下千余人焚燒太平軍大營,處理屠殺的屍體。另外的隊伍則跟隨吳起向西馳援何元慶去了,由吳起從三萬軍隊裏面精挑細選的兩千武卒前面開路,其他人馬隨後,向西面戰場蜂擁而去。

暗夜之中,何元慶率領三千精兵左沖右突,與剛剛趕到的貴霜軍廝殺在一起,向西支援高仙芝的部曲。

憑借著手中一對八寶亮銀錘,何元慶在亂軍中縱橫馳騁,在天將黎明之際撞見了一員使錘的敵將,遂大喝一聲:“呔,對面那蠻將報上命來,可是錘殺我漢將的夷賊?”

裴元慶冷哼一聲,打量了一眼何元慶:“大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大秦先鋒官裴元慶是也,你是何人?也敢用錘?”

“我呸!你們大秦在四百年前早就灰飛煙滅了,憑你一個番邦蠻賊也敢叫元慶?老子大漢蕩寇將軍何元慶是也,快來馬前受死,給你個痛快!”何元慶怒斥一聲,拍馬揮錘直取裴元慶。

裴元慶一臉鄙夷,手中各重一百斤的八棱梅花亮銀錘揮舞的虎虎生風:“來來來,休要逞口舌之利,手底下見個真章,你要是能夠接我三錘,我便承認你配得上何元慶這名字,否則不要玷汙了‘元慶’這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