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肢解劉備(第2/2頁)

“小臣遵命!”

戴宗作揖答應一聲,下去更換衣衫,休息一天之後明日繼續去成都傳達快遞。

傍晚時分,劉辯又收到了韓世忠從長沙送來的加急文書,在書信中說孫策自盡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桂陽與長沙,周瑜、程普、黃蓋等孫堅舊部一致擁立孫權為主公。目前程普、周德威、周侗等人已經保護孫權率領四萬人馬向桂陽方向撤退,目的似乎是準備與周瑜合流。

而就在孫權棄守長沙之後,韓世忠留下甘寧、蔡瑁在洞庭湖提督水師,自己與朱桓率領三萬人馬南下接管了長沙,請天子早日派遣文官赴任,安撫地方。

各方面的情報已經搜集的差不多了,劉辯大袖一揮,下令道:“立即召集眾文武前來共商國策!”

襄陽的地震已經完全結束,在五六萬官兵與襄陽百姓的齊心協力之下,襄陽城已經恢復了初步的秩序,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修繕被毀的房屋,提供生活物資保證百姓的日常飲食起居,清理廢墟,控制瘟疫。

身為皇帝的劉辯政務繁忙,每天來自各地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飛到面前,在軍營裏辦公諸多不便,因此劉辯已經與兩日之前搬進了襄陽,住進了曾經屬於劉表後來又屬於孫策的府邸。此刻召集眾文武共商國事,便是在這座府邸的議事廳裏召開會議。

不多時,以嶽飛、馬超為首的武將,與以孫臏、諸葛亮領銜的謀臣一起來到了劉辯下榻的帥帳,共謀下一步的軍事戰略,以及人事調配。

眾文武各抒已見,群策群力,會議整整持續了一天,最後由劉辯拍板做了總結。

“攻克襄陽之後心腹大患已除,我朝下一步的戰略共有三大敵人,第一便是劉協的偽西漢朝廷,第二就是咄咄逼人的李唐,第三就是蠢蠢欲動,犯我邊疆的貴霜帝國。下一步朕打算構建三大集團軍,以東防李唐,南禦貴霜,西攻偽漢為戰略,東南兩面采取守勢,西面采取攻勢,爭取攘外先安內。待滅了劉協軍團之後,再東西兩路開戰,東破高句麗,南吞貴霜,讓這些番邦蠻夷知道‘犯我大漢,雖遠必誅’的道理!”

這也是繼劉辯兩年之前制定“先南後北,由東向西”戰略之後的再一次全國性戰略,眾文武一起拱手唯諾:“陛下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目前青州方面李靖的壓力比較大,鎮東將軍魏延是他的副將,麾下大將除了李存孝、魚俱羅、高昂三大猛將之外,還有花木蘭、徐盛,總兵力十八萬。軍師是陳登與許攸,當然以李靖98的智力來說,這兩個二流軍師基本也就是打醬油的角色,聊勝於無。

乍一看李靖軍團的實力不弱,但由於主要對手李唐集團橫掃整個高句麗半島,席卷遼東、遼西,已經將兵鋒推進到了公孫瓚控制的幽州,李唐的總兵力迅速擴展到了三十五萬人,在兵力上遠勝李靖。

而且李世民麾下雲集了李績、李牧、李舜臣、李光弼、李嗣業、李如松等歷史上的李姓精英,另外還有袁崇煥、陳子雲、王伯當、祖大壽、毛文龍等異姓精英為之效力;最最重要的是李唐還有李元霸這個變態級別的猛將壓陣,此外武力值高達101的完顏金彈子也不可小覷。

這樣對比一番之後,就知道李靖軍團的壓力比起南方的徐晃軍團來說,更加巨大,更加急需增援。即便加上鄭成功的五萬青州水師作為輔助,即便有青州刺史王猛負責調度供應,實力也是略遜於李唐集團。

更何況李靖現在面臨的對手不僅僅只有李唐,還有鐵木真與鮮卑十幾萬的聯合騎兵,另外在東北遊牧的烏桓部卒也是不小的威脅,若是三大蠻邦聯合起來,其威脅不在李唐之下。為了遏制李唐的迅速擴張,李靖已經留下魏延、徐盛協助王猛鎮守青州,自己率領李存孝、魚俱羅、高昂、花木蘭四將提兵十萬度過黃河北上幽州,救援公孫瓚。

由於青州比較空虛,劉辯也已經於一個月之前派遣陸文龍與關勝北上青州,到魏延麾下聽令,並且命令坐鎮徐州的秦瓊軍團將重心北移,到瑯琊一帶駐防,在監控曹操的同時提防李唐渡海騷擾青州。

劉辯掃視了眾文武一眼:“由此可見,青州方面的壓力十分巨大,可這還只是表面的威脅;眾卿家可知道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若是處理不好,北方的局面很可能就會崩盤,爾等是否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