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第2/2頁)

冉閔處驚不亂,從地上一躍而起,左手提著鉤戟,右手提著雙刃矛,用自己的胸膛頂著鐵索向前推進,把連環馬倒拖得步步後退,人喊馬嘶,一片大亂。第一列與第二列擁擠在一起,自相踐踏碰撞,亂成一團。

冉閔嘶吼著奮力砍殺,左手鉤戟砍馬,右手長矛刺人;每一戟下去,都會砍斷一條馬腿,每一槍刺出,都會挑落一名鮮卑騎士。混戰之中,連傷百十匹戰馬,刺殺了百十名鮮卑騎士。

看到冉閔猶如天神下凡,在他身後的士卒們各自奮勇,舍生忘死的揮舞著刀槍跟著冉閔砍殺,與鮮卑人的連環馬展開了殊死肉搏,在本方不停倒地的同時,也砍殺了無數的鮮卑士兵。

冉閔雖然率部頂住了鮮卑的連環馬,但背後卻無人可以擋住匈奴鐵騎。哲別率部向前沖鋒,眼看著距離冉閔越來越近,在亂軍中悄悄的彎弓搭箭,奔著冉閔的後背就是一箭。

離弦之箭帶著風聲射向冉閔,“咄”的一聲穿透鎧甲,刺入冉閔肩頭,登時發出一陣徹骨的疼痛,再也用不上力氣。

“冉閔中箭了,冉閔中箭了!”

鮮卑人欣喜若狂,紛紛呐喊著湧上前來,意圖搶奪人頭,摘下首功。奈何連環馬有利有弊,保持隊形的時候威力巨大,一旦陷入混亂之後反而會互相拉扯,陣型大亂。

慕容垂勃然大怒,揮舞長槊再次刺殺數人,高聲呵斥:“不許哄搶,全軍向前推進,把冉閔裹進隊伍裏來!”

在慕容垂的督陣之下,鮮卑連環馬重新恢復了秩序,列陣向前推進,將負傷的冉閔與部曲逼的步步後退。而冉閔軍背後的匈奴鐵騎也步步逼近,眼看著就要與鮮卑連環馬合圍,像兩堵墻一般把冉閔及部下夾死在中間。天上地下,似乎已是無路可逃!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夜幕之下,忽然自東方出現了一支陣列整齊的騎兵隊伍,在繁星般的火把照耀之下,依稀能夠看出全都是清一色的白馬,在茫茫曠野中,猶如霜雪一般席卷而來。

“咦……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慕容恪、慕容垂、哲別幾乎俱都吃了一驚,沒想到公孫瓚的麾下的白馬義從竟然悄然來援。

“擋住白馬義從,不要放走了冉閔!”慕容恪稍微一愣神,立刻調撥了一支騎兵前去攔截。

亂軍之中羅成手持五鉤神飛亮銀槍,一馬當先,率隊沖鋒,“放箭!”

隨著羅成一聲令下,七千白馬義從一邊縱馬馳騁,一邊挽弓馳射。

公孫瓚手下的這支白馬義從全是精選的上等良馬,馬上的騎士也是精挑細選,騎術絲毫不遜色於胡人。他們手中的羽箭全是特制的武器,射程遠,射速快,箭頭鋒利,連續數波怒射,射的迎面而來的鮮卑騎兵紛紛墜馬,一片慘叫。

羅成縱馬挺槍,所到之處無一合之敵,盡皆一槍刺於馬下,不消片刻功夫就殺到冉閔軍附近,大聲叫喝:“羅成奉嶽父之命前來救援,請天王隨我殺出重圍!”

冉閔眼見大勢已去,揮槍刺倒了一名鮮卑偏將,搶了馬匹與羅成並肩突圍,引領著身後的殘兵敗卒且戰且走。羅成率領著白馬義從殿後,掩護著冉閔向東撤退。

慕容恪與哲別哪裏肯舍,率部向東窮追不舍。雙方在曠野上你追我逐,一路且戰且走,一直廝殺到黎明,依舊難以分開。

混戰之中,公孫瓚與田豫率領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從一處山腳下殺出,加入混戰,“冉兄弟莫慌,公孫瓚在此!”

雙方繼續在曠野上混戰,白馬義從精銳,但匈奴與鮮卑聯軍勢大,以將近五萬騎對陣公孫瓚的一萬三千騎,加上冉閔的三四千殘兵敗卒,依舊穩占上風。

鏖戰之中,南面旌旗招展,一支精銳的重騎兵奔襲而來,大約五千騎左右,正是曹操麾下剛剛組建的虎豹騎,後面一萬輕騎兵席緊隨而至。

為首大將正是夏侯淵、夏魯奇、王彥章,齊聲呐喊:“吾等奉曹公之命暗度燕山,截殺胡賊,還不下馬受死!”

曠野之中,三方一場混戰,曹軍與公孫瓚軍左右夾攻,匈奴與鮮卑聯軍苦戰難以獲勝,丟下了數千戰馬與屍體,向北撤退。曹軍退守範陽,公孫瓚則率部護著冉閔奔大本營薊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