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2/2頁)

吳用把書信裝進信封,小心翼翼的粘好,對宋江詭笑道:“呵呵……有了這封書信,公明兄認為冉天王還會有投奔劉辯的念頭麽?”

“哈哈……加亮真是智多星也!”宋江憨笑一聲,向吳用豎起了大拇指。

吳用把偽造的書信與東漢使者的憑證、令符全部揣進懷裏,對宋江、朱仝拱手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快馬加鞭去逐鹿、上谷一帶尋找冉天王,說服他放棄死守的決定,率部由代縣南下,度過黃河去洛陽投奔劉協。公明哥哥與朱仝兄弟收拾了好了糧草,等候我的消息,隨時準備放棄範陽與冉天王的人馬會合,一塊南下。”

吳用說走就走,懷揣偽造的書信,帶了數十名隨從離開涿縣,一路向北尋找冉閔去了。

就在吳用離開的傍晚,斥候刺探到緊急情報,急忙來向宋江稟報:“啟稟宋太守,大事不好,曹軍殺過來了,目前已經抵達蒲陰、唐縣一帶,距離我們涿縣還有三百裏路程。”

原來曹操聽聞匈奴與鮮卑結成聯盟,步步為營的向幽州推進,唯恐胡人犯境,於是派曹彬、曹文詔、單雄信、文聘等大將率兵駐防邊塞,提防匈奴軍入境劫掠,並沒有準備攻打冉閔的意思。

因為曹操與手下的幕僚商議過後認為,若是南北夾攻冉閔,肯定會趁機把冉閔滅掉。但滅掉冉閔之後,曹軍無疑將會與匈奴、鮮卑聯軍發生正面沖突,到時候戰爭傷亡肯定會遠遠大於和冉閔作戰。與其這樣,還不如放冉閔一馬,讓他在正面扛住匈奴與鮮卑,本方趁機在後面休養生息,增強實力,等冉閔與胡人拼個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坐收漁翁之利。

但宋江可不管這個,聽聞曹軍逼近,立即下令把所有的糧食裝車向代縣轉移。臨走的時候又把涿縣城中的男女老少將近五萬人全部裹挾出城,放起了一把大火把涿縣化為灰燼。

“只有如此才能斷了冉閔的後路,讓他跟著我去洛陽!”宋江在心裏這樣給自己的所作所為找借口。

對涿縣的老弱婦孺卻是另一副口吻,嘶啞著嗓子喊道:“父老鄉親們,北有胡狗,殺人如麻。南有曹賊,心狠手辣,早就立下誓言,拿下涿縣之後要殺個雞犬不留,我宋江怎麽忍心看著桑梓蒙難?所以我要帶你們去洛陽,父老鄉親們盡管安心的隨行,我宋江不怕拖累,心甘情願的為你們拋頭顱灑熱血!”

不管涿縣的百姓願不願意,他們已經被宋江率領的隊伍裹挾著出了城,而故鄉也已經化為灰燼,也只能無可奈何的跟著宋江向代縣前進。裹挾百姓黃巾軍一向拿手,青州黃巾曾經裹挾了百萬之眾,別說涿縣的區區四五萬人了。

朱仝皺眉問道:“公明哥哥,我等要去洛陽最重要的是兵貴神速,為何帶著百姓們拖慢腳步?”

宋江悄聲道:“關鍵時刻讓百姓們在後面做障礙,擋住匈奴騎兵的追襲,我軍乘勢逃脫。”

朱仝雖然覺著宋江利用無辜的百姓做炮灰的段有些卑鄙,但也想不出來更好的辦法,只能依計行事,與宋江率領著一萬五千烏合之眾,押送著糧食,裹挾著涿縣的數萬百姓,漫山遍野的朝代縣趕路,前去投奔張繡、賈詡,暫時落腳等待冉閔率大軍前來會合。

就在宋江火燒涿縣之際,吳用跋涉四百余裏找到了冉閔大營。

這支由黑山軍以及黃巾殘部構成的隊伍大部分都是農民,裝備落後,缺少馬匹,而且兵員素質低下,缺少訓練。跟隨冉閔北上阻擊匈奴的時候有五萬人,但與匈奴鐵騎連續打了數仗之後折損了一萬余人,目前僅剩不足四萬,臨時在涿鹿城東五十裏安營紮寨,士氣低迷,軍心即將崩潰。

看完吳用獻上的書信之後,冉閔不由得咬牙怒目,拍案怒罵:“劉辯小兒欺人太甚,若不是沒了活路,誰又願意做反賊?這幾年以來,我冉閔在邊塞屢次抗擊胡狗,不說功勞苦勞,難道我冉閔就一無是處麽?”

吳用拱手苦諫:“天王聽我一言,幽州乃是四戰之地,南有曹操虎視眈眈,北有匈奴、鮮卑窮兇極惡,李唐大軍步步逼近,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而來。我們誰都惹不起,既然劉辯容不下天王,咱們還是一塊去洛陽投奔劉協吧,早晚必有一日卷土重來,一血今日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