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樂極生悲(第2/2頁)

從武關到上洛不過四百多裏路程,按照正常情況,薛仁貴的人馬早就應該抵達上洛。只是薛仁貴的斥候探得呂布幾乎從函谷關傾巢而出,只留下部將秦宜祿率一萬人馬鎮守老巢函谷關。

於是薛仁貴決定偷襲呂布老巢,遂率兩萬人馬翻過灌舉山,渡過落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了函谷關城下。因為呂布的大軍頂在前線,函谷關附近的華陰又有董卓舊將樊稠率一萬人鎮守,因此秦宜祿的防守十分松懈,被薛仁貴冒充楊素的人馬,詐開關門,一舉攻占了函谷關。

秦宜祿猝不及防,率領殘兵敗將丟了函谷關奔弘農方向撤退,又不敢把消息通知呂布,只好派人向洛陽朝廷求援。

薛仁貴拿下了函谷關,派人把關內的糧草全部裝車,又帶人闖進呂布的府邸抓拿家眷,將呂布的愛姬鄒氏抓個正著。而彼時秦宜祿的妻子杜氏正在呂布府上做客,被薛仁貴誤以為是呂布的妻妾,下令一並捉拿。

對於呂布來說,不幸中的萬幸就是他的正妻嚴氏因為惱怒呂布寵愛鄒氏,便一直留在洛陽不肯隨行,因此逃過了這一劫。否則的話,呂布怕是要打幾天光棍了!

函谷關乃是雍州與司州的咽喉要道,向東五百裏是洛陽,向西四百裏是長安,丟了函谷關等於讓人把刀架在了脖子上。洛陽朝廷得到了消息之後,急忙派遣朱儁統率兩萬人馬會合秦宜祿的殘部朝函谷關反撲。

而剛剛來到長安的劉掣聽聞函谷關失守,也是驚出一身冷汗,急忙派遣大將周亞夫與蘇秦率兵一萬由西向東進攻,務求配合朱儁盡早收復函谷關。

得知長安、洛陽兩路齊出,薛仁貴唯恐腹背受敵,而且孤軍深入乃是兵家大忌,當即率兵撤出函谷關,一路向南殺奔上洛。

華陰守將樊稠乃是董卓舊部,因惱怒呂布反復無常背叛董卓投靠楊素,樂得見到呂布後院失火,因此按兵不動,任由薛仁貴率兵從華陰城外穿過。

薛仁貴率兵撤出函谷關,一路向南急行,日行一百五十裏,用了四天的時間趕了六百裏路程,來到了上洛關城外。聽說前面兩軍廝殺激烈,薛仁貴便單騎前來助陣,命衛疆率兵隨後趕來,恰好撞見楊再興馬失前蹄,急忙放箭救了楊再興一命。

“夫君,救我!”鄒氏悲悲切切的嗚咽,反反復復的只知道說這句話。

前有貂蟬被搶在先,今有鄒氏被擄在後,兩個如花似玉的女人都被薛仁貴生生奪走,直讓呂布五內如焚,逆血翻滾,一口鮮血差點噴了出來,當下如同發瘋一般大聲咆哮:“薛賊,我與你勢不兩立,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薛仁貴的目的就在於激怒呂布,趁著他沖過來的時候射他一箭。都說兵不厭詐,自己既然沒有把握打贏他,就該另謀取勝之道,無論陰謀陽謀,只要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就是王道,這是沙場決戰,而不是切磋武藝!

如果說鄒氏的被抓,呂布軍中還有一個人高興的話,那就是英姿颯爽,手提白玉鳳凰戟,胯下白馬的呂玲綺,看到呂布不顧一切的沖了上去,唯恐父親真的把鄒氏救回來,急忙向陳宮建議:“公台先生,薛賊弓箭厲害,父親大人盛怒之下怕是有失,不如擊鼓混戰吧?”

陳宮也覺得呂布已經被薛仁貴氣的抓狂,當下手中令旗一揮,向張遼、高順、鄧艾三將下令道:“溫候方寸已失,諸將率軍出擊,倚多取勝!”

三員大將一聲呐喊,各自率部殺出陣來,陳宮則與呂玲綺率部在後面接應。

看到西漢軍掩殺上來,衛青佩劍出鞘,揮軍掩殺。薛仁貴命衛疆押解著鄒氏與杜氏送入上洛,自己則揮兵從側面掩殺。

呂布在亂軍之中數次想要奪回鄒氏,都被薛仁貴所阻,兩人你追我逐的廝殺了五六十回合,勝負難分。楊再興換了馬匹,抖擻精神在亂軍中左右沖突,無人能敵。衛青手持佩劍,沉著指揮,兩軍以犄角之勢夾攻呂布,戰至傍晚,漸漸占據上風。

看看天色遲暮,陳宮下令鳴金收兵,呂布雖然氣的暴跳如雷,卻也無可奈何,只能親自與高順的陷陣營殿後,且戰且退,率兵向西北撤退五十裏安營紮寨。衛青率兵追殺,斬首三千余級,暫時小勝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