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2/2頁)

“身為漢臣,理當為國解難,陛下言重了!”聽了劉辯的感謝,關羽躬身作揖,一臉坦蕩之色。

劉辯急忙起身還禮,掃視了一圈眾將,慨然道:“朕與皇叔的沖突,乃是孫策的挑撥離間之計,朕豈會為了一個區區女子,而與皇叔反目成仇?致使親者痛仇者快,讓漢家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可是你卻不顧長幼尊卑,做出了強擄皇嬸的勾當,還有何面目在這裏誇誇其談?”

杜如晦突然暴起,手指劉辯的鼻梁厲聲叱責,就在眾將還沒反應過來之際,朝魏氏兄弟大喝一聲:“魏將軍還不動手?封侯拜將,就在今日!若斬下劉辯頭顱,定是漢中王麾下頭號功臣,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魏文通兄弟對視一眼,各自拔劍,喝一聲:“無恥昏君,引頸受戮!”

“嗆啷”一聲,關羽以迅雷不及掩耳勢拔出佩劍,一劍揮出,登時斬落桌案一角,怒視魏氏兄弟:“誰敢造肆,便如此案!休說爾等,便是兄長與翼德在此,關某也不容他們放肆!”

看著關羽一張紅臉不怒自威,丹鳳眼圓睜,臥蠶眉豎起,三尺長髯無風自動,魏文通兄弟恨恨的歸劍入鞘,退到了杜如晦身後。

對於關羽的表現,劉辯倍感欣慰,心中暗自道一聲:“關將軍啊關二爺,朕果然沒有看錯你!這般行事,才是為後人敬仰的武聖!”

杜如晦一臉的痛心疾首,向關羽長揖到地,苦苦哀求:“關將軍啊關二爺,這是天子的離間之計,他用自己做誘餌,挑撥你與漢中王的兄弟之情,你若不把他拿下,便中了劉辯詭計也!今日容他而去,將軍將來有何面目見漢中王?請二爺聽我一言,這劉辯自己作死,將軍一聲令下,把他剁成肉泥,東漢朝廷必然土崩瓦解!天與不取,必受其咎,必受其咎啊!”

關羽收劍歸鞘,冷哼一聲:“如何定奪,本將心中自有計較,豈容你在此造肆?若不是念在你往日之功,今番定斬不赦,給我退下!”

“唉……坐失良機,必受其咎啊!”杜如晦搖頭嘆息,差點當場暈倒。

看到關羽如此極力維護自己,劉辯朝關羽拱手一禮,朗聲道:“難得關將軍如此深明大義,朕銘感五內!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無時無刻不牽掛天下蒼生,時常親冒矢石,討伐諸侯,何曾惜命?逆賊袁術稱帝,朕親手擒獲;袁紹勾結黃巾,為禍青州,朕跨海親征,不畏波浪。宛城瘟疫,天降橫禍,朕與百姓同甘共苦,抵禦瘟神。在朕的心中,大漢的百姓就是朕的子民,為了讓他們安享太平,朕何惜一命!”

又轉身對眾將道:“而如今,李唐番邦崛起於高麗,興兵攻遼東。鐵木真糾集匈奴各部,死灰復燃,犯我疆土,朕心中無時無刻不憂心如焚。而朕德不足以服眾,才不足以治國,惹得皇叔不滿……”

劉辯說著話從袖子裏掏出隨身印綬,放在了關羽的桌案上:“此乃朕的隨身印綬,留在關將軍此處為證,朕與皇叔同為高祖後裔,豈忍自相殘殺,禍起蕭墻?朕願意下詔書一封,將帝位禪讓於皇叔,心甘情願受其驅使,重振漢室!”

聽了劉辯的話,關羽及滿帳文武不由得心頭大震,臉色大變,一時間鴉雀無聲。

這年輕的皇帝出招實在匪夷所思,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總是劍走偏鋒,根本讓人無法接招。言行舉止弄得所有人都暈頭轉向,就像遊戲中被敵人一個大招,弄得滿頭星星一樣。

“陛下這是要折煞兄長麽?請快快收回印綬,兄長安敢有此不臣之心!”關羽愣了片刻之後,離開帥案稽首頓拜,懇求劉辯收回印綬。

“請陛下收回印綬!”

看到關羽跪伏在地,嶽勝、周倉、關鈴、關平等關羽嫡系紛紛跪拜在地,跟著關羽懇求。唯有杜如晦、魏氏兄弟與閻行站在遠處,悻悻的看著天子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