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忠義兩難全(第2/2頁)

在這一點上,杜如晦還是很欽佩劉備的,這才是梟雄所為,像個幹大事之人。而關羽太在乎面子,太在乎別人的評價,關鍵時刻不夠厚黑,這樣的人最多只能做將,與主公的思維差了不止一個境界!

就在關羽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再次傳來劉辯把孫尚香劫走的消息,被戴了綠帽子的劉備勃然大怒,命張松起草檄文討伐劉辯,正式與金陵朝廷撕破了臉皮。一切來的那麽突然,以至於讓關羽毫無防備。

今年開春天暖之後,劉備命張飛為主將,傅友德為副將,龐統為軍師,從江州率五萬人馬順著長江水陸並進,前往荊州為孫策解圍。又連續派出多路使者,拿著劉備的親筆信來到上庸,催促關羽出兵攻打宛城或者嶽飛,配合張飛解襄陽之圍。

雖然劉備與劉辯已經劍拔弩張,但關羽仍然還想斡旋一番,看看能不能把雙方的關系緩和下來。因此率領魏文通、嶽勝,長子關平,次子關鈴等人移師房陵,暗中觀察東漢軍的動靜,但卻遲遲不肯與漢軍開戰。

就在這時,孫策派遣使者借糧,關羽倒也大方,看在劉備的面子上借給了孫策十萬石糧食。沒想到半路上被嶽飛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襄陽的糧食危機絲毫沒有解決,這讓關羽有些動怒,“這嶽飛真是不給面子!”

之後朱升親自來房陵當說客,勸關羽出兵。關羽與杜如晦商量一番之後,決定從房陵向東進軍移師築陽,震懾嶽飛軍團,減輕孫策的壓力。

就在關羽提兵房陵,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張飛帶著傅友德、龐統,率領吳三桂、吳班、雷銅、陳式等偏將從巴郡出發,順江而下直撲江陵。

張飛是個直性子的人,不像關羽想的那麽多,在張飛的心裏自己的大哥就是王道,大哥讓幹啥自己就幹啥,大哥讓自己打誰自己就打誰,管他天王老子皇帝老兒!更何況劉辯搶了自己的嫂子,大哥頭上綠油油的一片,自己也跟著不光彩!

所以張飛出來就下死手,猛攻猇亭大營,程咬金、楊七郎手中只有五六千兵馬,不敢應戰,舍棄了猇亭順著長江向東撤退。與離開了武陵前來支援的諸葛亮匯合,將三萬兵馬駐紮在公安,與上遊的張飛對峙。一面派遣使者向韓世忠請求水師增援。

韓世忠在羅縣接到諸葛亮的求援信之後,繼續與甘寧、朱桓攻打關卡,壓制程普、周德威,同時派出蔡瑁、張允率兩萬水師由洞庭湖出發,溯江而上直奔公安,會合諸葛亮,迎戰張飛的援軍。

關羽、張飛兩員萬人敵的猛將各自提兵五萬,齊頭並進,增援孫策;讓占盡優勢的漢軍局面頓時緊張了起來,也讓孫策看到了反敗為勝的希望。斥候的情報每天絡繹不絕的送到劉辯的手中,讓他不得不打起精神應付。

“陛下,關羽在上庸、房陵一帶躊躇多時,可見關羽顧慮較多,不如陛下派人給關羽加官晉爵,並且寫信解釋之所以與劉備起了沖突,乃是中了孫策的離間之計。若如此做,不管關羽如何選擇,想來劉備都會對他產生猜忌,此乃離間之計,陛下可派人一試!”蒯越是個善於出陰謀的高手,在軍議之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劉辯頷首贊許:“蒯異度所言正合朕意,朕也覺得此計可行!”

商量好了主意,劉辯立即親筆起草詔書一封,加封關羽為鎮西將軍,並且之前授予的“漢壽亭侯”世代永襲。同時在書信中表明自己並無搶劉備夫人的打算,只是不想看到劉皇叔與叛賊孫策結盟,若劉備對此耿耿於懷,自己願意把孫尚香送還,或者從江東再另外給劉備尋覓一個大家閨秀。

書信送出去之後,劉辯就派出大批斥候,讓他們潛入巴蜀、上庸、漢中一帶大肆宣揚此事,不管關羽如何抉擇,想來劉備得到消息之後都會對關羽產生嫌隙,讓劉備軍團內部出現矛盾之後,自己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