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功高震主(第2/2頁)

“孫策手下的將士多半來自荊南,只要拿下了長沙、武陵,孫策軍心必亂,劉子揚此計甚善,飛當上書為你請功。”

調遣完畢,嶽飛依舊對劉曄的策略贊不絕口,但對於劉曄建議自己討要水師指揮權的建議卻沒有采納:“水師指揮權還是留給韓良臣吧,在水上作戰,嶽飛不及他。這襄陽有了漢水天險,攻城難度大增,可見我嶽飛不善水戰,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呵呵……都督你多心了!”

劉曄笑笑,沒有再繼續勸諫。猜想嶽飛肯定是怕功高震主,臣強主弱會引起非議,所以才不肯接受水師指揮權。

想想也是,合並了薛仁貴軍團之後,再加上武關的駐軍,又吞並了江夏的人馬,就算發生了趙匡胤叛逃的事情,整個荊州軍團的兵力已經逼近三十萬。倘若再把韓世忠的水師討要過來,那麽嶽飛手中掌控的兵力將近三十五萬,差不多占據了東漢朝廷的一半。

手握如此軍事大權,就算天子沒有想法,也難保不會有小人進獻譖言,挑撥離間,授人以柄。所以劉曄覺得嶽飛的選擇是正確的,倒是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

商議完畢之後,嶽飛立即派出幾名使者,分別趕往江夏與金陵送信。同時又命手下的諸將輪番佯攻襄陽與樊城,牽制孫策,免得敵人產生了警覺,加強了長江的防禦力量。

但話又說回來,孫策手下的總兵力大約在十五萬左右,除了襄陽的五萬駐軍之外,吳景、邢道容率兵兩萬駐守南郡;周瑜率領黃蓋、韓當、伍雲召、沙摩柯等人率兵四萬聯合楊秀清的太平軍殘部在桂陽與霍去病相抗衡。剩下的人馬則在程普的帶領下,與朱治、呂岱、賈華、宋謙等人輔佐孫權坐鎮長沙,即便提前得到了消息,又能抽出多少兵力來防禦長江?

嶽飛的使者快馬加鞭,分頭趕往江夏與金陵,一面向衛卿等人下達命令,一面向天子稟報作戰計劃。只是嶽飛的使者還沒到金陵,朝廷派出去的使者已經到了下邳,下達了調荀彧入京擔任丞相,由張居正接任徐州刺史的聖旨。

“臣謝主隆恩,願為國盡忠,鞠躬盡瘁,死而無悔!”

在接過聖旨的那一刻,張居正心花怒放。出仕不到兩年時間就成為了一州刺史,這樣的恩寵真是古今罕見,平步青雲怕是也不能形容這樣的升遷速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