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玄奘西遊(第2/2頁)

要問玄奘有什麽利用價值?那肯定就是西遊了!

除此之外,劉辯覺得其他的意義不大。劉辯並不打算在自己的治下弘揚佛法,讓佛教成為國教,至少在平定諸侯之前自己沒有精力也沒有興趣。佛教能否在中華大地推廣並發揚光大,那就是佛教中人的事情,自己作為統治者沒必要推波助瀾,要尊重“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否則這對於道教等其他的宗教不公平!

既然歷史上的玄奘曾經跋涉萬裏,遠赴西域取經,說明他有著超強的野外生存能力,有著超乎常人的韌性,有著不可動搖的信念。這樣一個有特點的人才,若不能加以利用,豈不是可惜?

所以劉辯在心裏打的算盤就是讓玄奘再次重演西遊的壯舉,而且要走的更遠,不僅僅只是中亞,更不是印度,而是羅馬帝國!

讓玄奘去歐洲探聽一下羅馬帝國現在的國力,軍事如何,政治如何?文化如何?更重要的大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現在是什麽狀況,以做到知己知彼,有備無患!

等玄奘絮叨的差不多了,劉辯就接管了話題,先是把佛教恭維了一番,最後才婉轉的表達了想要讓玄奘去西天取經的意思:“聽聞佛教發源於天竺,故此朕想讓玄奘大師西遊一趟,將佛教精髓取回,在我中土發揚光大。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玄奘聞言大喜過望,再次合十還禮:“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貧僧早有西遊之意,夢中都想去佛教源頭探求真經,弘揚佛法,普濟世人。既然陛下對我大乘佛教如此器重,貧僧願走一趟西域,探求真經!”

劉辯慢慢的把玄奘向圈套裏面拐,命鄭和拿來自己的《大航海圖》,煞有介事的侃侃而談:“大師請看地圖中西方有個叫做‘大秦’的帝國,這裏人口眾多,國力鼎盛,足以媲美我大漢最強盛時期。而且聽說佛教在這個國家同樣盛行,信徒數以百萬計,所以朕想讓玄奘大師在西遊途中去一趟大秦帝國,不知高僧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