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潛龍在淵(第2/2頁)

“多謝都督成全!”太史慈主動摘下頭盔,卸掉甲胄,躬身致謝,“只有如此,慈心中方才好受一些,杖責完畢之後,慈自會修書向天子請罪,削去龍驤將軍之位。”

伴隨著一陣“噼裏啪啦”的軍棍聲,太史慈、趙匡胤、趙光義三人在帥帳旁邊光著膀子,一字排開,接受軍棍的懲罰。

太史慈心中愧疚,半裸著身軀坦然接受處罰,每一軍棍落在身上,心中都會好受一分。

而趙匡胤習武多年,身體素質不輸太史慈,四十軍棍倒也能夠承受的住。整個行刑過程一直面無表情的趴在凳子上接受杖責,臉上不悲不喜,誰也看不透心中是何想法?

只有趙光義最慘,每一軍棍下去都會皮開肉綻,疼的呲牙咧嘴,心裏不停的咒罵李靖,恨不能喝李靖的血吃李靖的肉,“李靖匹夫,此仇早晚必報!”

杖責完畢之後,太史慈穿上衣服徑自回了營帳休息,而趙匡胤則捂著腰部和臀部在旁邊等待著趙光義領完剩下的軍棍。八十軍棍下來,趙光義只剩下了半條命,趴在凳子上哼哼唧唧的倒氣,最後在趙匡胤與幾個親兵攙扶之下,走回了本部人馬駐紮的營寨。

連續一夜的鏖戰下來,漢軍人困馬乏,李靖命令大軍就地安營休整,然後派遣斥候刺探西線戰報,不知道負責堵截顏良、麴義的陳登、關勝那邊戰況如何?

之前自己派遣了使者到薛仁貴、魏延大營分別傳令,效仿袁紹的做法,讓魏延堵住袁紹的人馬,讓薛仁貴尾隨著顏良軍團追襲,一直趕到黃河岸邊與陳登、關勝前後包抄,爭取把顏良軍團全殲,不知道局勢發展到如何地步了?只能等斥候回報之後,再制定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回到本部營寨,趙匡胤招來心腹死士,嚴密守衛自己的營帳,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後喚來軍中醫匠,為兄弟二人分別處理了傷口,這才悄悄密談。

“光義啊,兄長希望以後你能吸取今日的教訓,變得胸有城府,切莫再意氣用事,若非太史慈求情,今日只怕你已經屍首兩處了。”趙匡胤與兄弟並排趴在床上,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趙匡義目光中怒火熊熊:“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今日之恥,我早晚會向李靖匹夫討回!”

“大丈夫報仇,十年未晚,何必急於一時?只要銘記在心便是了!”趙匡胤雙目微閉,輕聲呢喃,似乎是在教導兄弟,又像是告誡自己。

“兄長!”趙光義的語氣有些激動了起來,“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兄長文韜武略不輸任何人,何必屈居他人之下,受這般恥辱?”

“噓!”趙匡胤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謹防隔墻有耳!”

頓了一頓,附在趙光義耳邊輕聲道:“龍有九形,得勢時可飛龍在天,失勢時如潛龍在淵。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學會韜光養晦,隱匿鋒芒。你以為兄長不想有所作為麽?只是在這亂世之中,我們趙家一介寒門,要想成就霸業實在是千難萬難!所以兄長打算先在天子麾下混成統兵大將,或者一方封疆大吏,然後趁勢而起,說不定可成就五霸之業……”

繼而嘆息道:“只是天子麾下能者雲集,良將如雲,謀士如雨,兄長我打拼了一兩年,到現在不過才混到了一介偏將軍之職,要想像韓信那樣手握重兵,怕是不可能了……”

趙光義兩眼頓時變得神采奕奕,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原來兄長志存高遠,倒是小弟魯莽了!事已至此,兄長作何打算?”

趙匡胤輕聲道:“我這次按兵不動,冒大不韙不救太史慈,就是為了給手下的五千將士留下愛兵如子的形象,讓這些將士覺得為了他們的性命我可以丟官罷職!你難道不覺得這段時間來,這五千將士對於兄長的忠誠,遠勝從前麽?繼續這樣相處下去,兄長相信,只要我振臂一呼,這些士卒定會為兄長赴湯蹈火。”

“五千將士能有什麽作為?”趙光義又有些泄氣。

趙匡胤目光中卻是信心滿滿:“這五千人就是兄長我的資本,暫時在漢軍陣營中委曲求全,待機會到來,可以遠走西涼投奔馬騰,也可以北上幽州投奔公孫,這兩人智謀不足,又缺少兵馬,說不定可以取而代之,逐鹿天下。屆時鹿死誰手,尤為可知,說不定天下能有我趙匡胤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