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擒賊先擒王(第2/2頁)

“看來這是李靖的人馬。”魚俱羅喜出望外,當即走出來攔住大軍,求見李靖。

李靖聽魚俱羅稟報之後,大喜過望:“哈哈……真是太好了,這花木蘭真是巾幗不讓須眉,這一出謀略與本督不謀而合。靖率大軍潛入深山,就是為了尋找袁譚軍團的核心所在,一舉圍殲,然後讓他們群龍無首,各自為戰。正愁袁譚大營藏得隱蔽,一時間尋找不到,沒想到卻被你們發現了。”

高興之余又對花榮的戰死表示遺憾:“花將軍戰死沙場,實乃國之遺憾,朝廷又損失一介棟梁!某當修書一封上奏天子,為花榮將軍請求追謚,並為花木蘭求封。”

魚俱羅奏請道:“兵貴神速,將軍的人馬距離袁譚大營不過一百裏左右,請隨我急行,於今夜圍剿袁譚所部。”

李靖點頭道:“麻煩魚先生帶路了,本將已經提前派出了三支人馬,由高寵、徐盛、馬忠三人分頭出擊,今夜到明日天亮之後,定當全殲袁譚所部。”

兵貴神速,隨著李靖一聲令下,由魚俱羅前面帶路,程咬金、嶽雲督軍緊隨其後,李靖親自統率中軍,朝著袁譚的大營秘密進發。

恰逢春雨過後薄霧彌漫,山路中能見度不過二十丈左右。李靖的人馬前進的異常順利,到傍晚時分已經距離袁譚大營不過三十裏路左右。

李靖傳令全軍在山林中休整幾個時辰,並且飽餐整裝,待天色完全黑下來之時,便向前急行,聯合花木蘭的三千人馬,爭取將袁譚的一萬人馬團滅,一個不留。

天色很快黑了下來,李靖率領的三萬人馬飽餐休整之後,隨即在魚俱羅的引領下,人緘口馬摘鈴,悄悄的向袁譚大營進逼。得了消息的花木蘭也率兵下山,配合著李靖大軍圍剿袁譚。

夜色深沉,薄霧仍未散去。

夜半子時,也就是劉辯穿越之前的深夜十一點左右,李靖的三萬大軍與花木蘭的三千人馬已經逼近到袁譚大營一裏左右的地方。因為紮營的地點足夠隱蔽,所以袁譚手下的巡邏兵俱都十分大意,再加上霧氣彌漫,刀臨頸上之時,袁軍仍未察覺。

“程知節率軍左路包抄,嶽雲率軍右路包抄,魚俱羅、花木蘭率軍隨本將正面突擊,攻打袁譚大營正門,勿要走脫一人!”全身甲胄,腰懸佩劍,一副儒帥風範的李靖沉聲下令,運籌帷幄,指揮自如。

“得令!”

程咬金與已經十五歲,身材愈發高大結實,相貌逐漸英俊剛毅,擺脫了稚氣的嶽雲一起拱手領命。隨著年齡的增長,天子讓人鍛造的兩個各重四十八斤的銅錘已經不能滿足嶽雲的要求,正在琢磨著弄一對各重八十斤的大錘過過癮。

隨著程咬金與嶽雲一聲唿哨,兩將各自引兵一萬分左右包抄,爭取把袁譚的大營包圍一個滴水不露。而全副甲胄的李靖則躍馬提劍,引領著魚俱羅、花木蘭向前沖鋒。

片刻之後,伴隨著一通鼓響及悠揚雄壯的號角,三萬三千漢軍將袁譚大營團團圍住,發起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

亂軍之中,嶽雲手提雙錘,魚俱羅揮舞大刀,程咬金提著宣花斧,花木蘭揮舞著百煉鳳凰槍,從四個方位同時猛攻袁譚大營,瞬間就破門而入。

許多袁軍從睡夢之中醒來,還沒弄清原因,就做了刀下之鬼。嶽雲手提大錘,魚俱羅揮舞著大刀,幾乎是人擋殺人,佛當殺佛。

突然驚醒的袁譚來不及披掛,提刀沖出帥帳,與嶽雲迎面相遇。嶽雲也不知道此人是誰,反正看著像個大將,幾錘下去,就把袁譚砸成一坨肉泥,之後才知道此人是袁紹之子袁譚,不由的懊惱不已。而魚俱羅正與袁譚麾下大將呂翔迎個正著,交手三五回合,一刀分為兩段。

主將既死,被殺的六神無主的袁軍戰死了一多半,剩下的紛紛繳械投降,一場包圍戰完美收官,不曾走脫一人。

李靖命人捧了袁譚的印綬、虎符,詢問了張郃伏兵所在,當即派遣能言善辯之人上山誘張郃入圍,又派使者聯絡正在馳援高寵的騎兵,準備圍剿山谷中的蕭摩訶、石虎兩支人馬,爭取天亮之前將袁譚的五萬人馬全部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