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周郎對決鬼將(第2/2頁)

周瑜設定“黃雀在後”之計,主要目的是為了火燒漢軍糧草輜重,並非沖著陳慶之來的。在周瑜眼中,籍籍無名的陳慶之還遠遠沒有資格做自己的對手,自己的對手可以是徐晃、可以是嶽飛,可以是韓世忠,但陳慶之是誰?周瑜真的不了解!

周瑜率領的人馬並非刻意伏擊陳慶之的白袍軍,所以這場戰役就是一場遭遇戰,雙方誰都沒有做好準備,突然間就狹路相逢。

一身戎裝,英姿勃發的周公瑾提劍縱馬,高聲指揮部曲沖陣:“此處突然出現一支白袍漢軍,前面定然是漢軍糧草輜重所在地,兒郎們努力向前殺散這支隊伍,火燒漢軍糧倉,大事可定!”

得了周瑜一聲吩咐,沙摩柯咆哮著沖鋒在前:“五溪沙摩柯在此,擋我者死!”

隨著一聲雷霆怒吼,沙摩柯揮舞著五股鋼叉沖進了白袍軍陣中,鋼叉大開大闔,猶如狂濤巨浪,擋者披靡,瞬間就挑翻了十余人。

陳慶之在中軍看到這名異族將領兇悍,急忙下令:“全軍後退,結陣相迎!”

得了命令的白袍軍後退五十丈,紛紛按照槍卒、刀盾卒、弓卒、弩卒、力卒的方陣列隊,與周瑜率領的漢軍相拒。

沙摩柯連聲冷笑:“讓爾等嘗嘗我五溪蠻族的厲害,兒郎們隨我沖鋒!”

沙摩柯一邊縱馬沖鋒,一邊從腰間摘了雙弓,彎弓搭箭,竟然是一弦三箭,雙弓六支。伴隨著“嘶嘶”的離弦風聲響起,六支羽箭帶著風聲射進啦白袍軍中,登時應聲射倒數人。沙摩柯連射三波箭雨,頓時射倒了十余名白袍軍,將白袍軍剛剛列好的陣型沖散。

周瑜亦是不甘示弱,提劍沖鋒的時候同時下令:“投手斧!”

沙摩柯身後的士卒一部分是由武陵五溪蠻族組成,更多的則是由周瑜從孫堅舊部選拔出來的,一個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而且他們的武器是周瑜模仿蠻族兵制造的手斧,這種一尺多長的斧頭最適合叢林戰,短小精悍,而又力量十足。周瑜率領的這支精兵每人配備三到五把,既可以肉搏廝殺,也可以當做暗器投擲。

隨著周瑜一聲令下,排在最前面的三千名斧頭兵同時把短小精悍的手斧向白袍軍投出,宛如下了一場斧頭雨,瞬間就被砍翻了數百人。

“再投!”周瑜揮劍喝令。

又是一波手斧從天而降,再次砍到了數百名白袍軍。遭到了孫軍連續的重擊,白袍軍的前鋒已經折損了千余人,頓時軍心大亂,開始敗退。

“賊將哪裏走?留下人頭!”

沙摩柯一眼就看到了騎著白馬穿著白袍的陳慶之,料知此人乃是漢軍主將,急忙揮叉策馬,前來沖鋒,一心要生擒漢將。

但這支白袍軍畢竟是陳慶之親手組建並調教的,對於陳慶之的感情不像新野之戰那般淡薄,危急關頭懂得士為知己者死的道理。並沒有像上次那樣舍棄了主將潰逃,而是拼死阻擋著沙摩柯的道路,高呼道:“將軍快走!”

沙摩柯勃然大怒,高聲咆哮著:“擋我者皆為肉泥也!”

手中五股鋼叉猶如虎嘯山崗,又似猛龍過江,所到之處,血肉橫飛,一時間挑翻了百余人,直逼陳慶之馬前。

“蠻將,休要傷我大將!”

關鍵時刻,潘璋從側面拍馬舞刀殺了過來,截住沙摩柯廝殺。只是走了六七回合之後,潘璋就知道自己不是沙摩柯的對手,急忙朝著陳慶之大喝道:“將軍快走,這蠻將驍勇力大,兵器古怪,某擋不住他!”

陳慶之急忙撥馬,在數百名親兵的拱衛下,調頭就走。剛剛走了不到一裏,忽然殺聲大旗,三萬太平軍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當先一員大將手提馬槊沖鋒在前,正是太平軍人公將軍蕭朝貴:“陳慶之哪裏走,留下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