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國難思良將(第2/2頁)

“楊再興何時才能來投啊?”

國難思良將,眼看著袁術在中原地區作威作福,氣焰囂張,而自己手下的武將卻有些捉襟見肘,這讓劉辯不由得思念起了登基之日抽到的南宋猛將楊再興。

“系統當時說楊再興將在一月左右的時間前來投靠,掐指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為何現在還不來?若是楊再興在此,無疑是先鋒官的不二人選,可惜啊可惜!”

劉辯在心裏惋惜一聲,隨即收了有些紛亂的思緒,頷首道:“既然幼平自告奮勇,朕便撥給你一萬精銳擔任先鋒,晝夜急行軍,前往廬江解圍。朕當親自統率大軍隨後而至!”

沒想到皇帝一下子給了一萬人馬,這讓周泰喜出望外,拍著胸脯道:“陛下如此器重,周泰必然身先士卒,誓解廬江之圍!”

周泰的武勇倒是夠了,但智力卻是不足,雖然比起許褚、典韋稍微強一些,沒有那麽冒失,但獨當一面顯然有些不夠,因此劉辯打算再給他配上一名副將。

“花榮,朕委任你為副先鋒官,隨同周幼平一道進軍,速往解廬江之圍,不得有誤!”

一身戎裝的花榮出班領命:“末將遵旨,一路上必然悉心輔佐幼平將軍,縱然不能擊退袁術叛軍,也要保住廬江,等陛下率大軍到來之後再與叛軍決戰。”

“妥了,周泰好勝,花榮求穩!兩個人搭配天衣無縫,應該能夠在主力大軍趕到之前拖住四萬多袁術軍!”

周泰與花榮接了命令,不等朝會散去,立刻出城挑選了一萬精銳。直抵長江岸邊,準備渡江向西進軍,救援三百裏之遙的廬江。

體積龐大的鄭和寶船一次性就能運輸將近三千人,只用了四個來回,一個時辰左右的功夫就把周泰的一萬精銳運送到了長江北岸。直讓周泰在船頭興奮的放聲大叫:“弟兄們,我們也要用寶船一樣的速度擊敗袁術叛軍,讓天下人知道我軍的威風!”

兵貴神速,周泰的先鋒部隊過江之後,第二撥人馬就是秦瓊統率的一萬騎兵,其中重騎兵四千,輕騎兵六千。連人帶馬,用了半天的時間才度過了長江。

臨走之時,劉辯傳下旨意,朝中大事由黃琬、盧植、孔融、狄仁傑四位文官定奪,一般的小事可以自行處置,重要的事務則需要快馬送到長江以北,稟報自己再做定奪。

而在兵權方面,劉辯又把穆桂英重新推了出來,讓他再次掛上臨時大都督的職位,在自己渡江之後坐鎮金陵城,總督江東各路兵馬,鞏固地方安全。

穆桂英雖然有了身孕,但對於天子的重任還是無比開心,滿臉笑容的道:“陛下盡管放心北伐就是了,江東有臣妾在,絕對穩如泰山!”

劉辯頷首微笑,安撫道:“愛嬪也不必操勞,西方有甘寧、李嚴守住門戶,南面有徐晃、林沖掃蕩蠻夷,朝中有黃卿、盧植、狄仁傑等賢臣坐鎮,定然穩如泰山。你這個都督掛個虛名就行了,千萬不要逞能,動了胎氣!”

“沒事啊,我這才一個月的身孕,就算上馬打仗也不見得能動了胎氣!”

穆桂英拍著小腹,信誓旦旦地說道,“陛下出征的這段時間,孫堅、劉表老老實實的還好,若是想想乘虛而入,別怪我不客氣!弄不好,陛下還沒掃平袁術,我就先把荊南或者荊北給你拿下來了!”

劉辯鄭重告誡穆桂英:“千萬不要小瞧了孫堅與劉表,這二人可不是易於之輩,絕非劉繇、嚴白虎可比!在主力大軍北伐的時候,愛嬪一定要盡量保持江東的穩定,不要輕易與孫、劉兩方發生摩擦。如此,朕在與逆賊袁術決戰的時候,才能後顧無憂!”

“知道啦,陛下放心,臣妾一定不負所托!”穆桂英向天子嫣然一笑,嬌聲允諾。

在秦瓊的騎兵過河之後,緊接著便是嶽飛、淩操統率的兩萬主力大軍,再向後便是劉辯、劉基、劉曄、楊奉等人統率的一萬後軍,最後則是荀彧、廖化負責的一萬護糧隊伍。各路人馬,總計六萬,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在數百條大小戰船的全力輸送之下,全部渡過了浩淼的長江,頂著夜色,向廬江方向緊急進軍,星夜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