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帶三尺劍,立不世功(第2/3頁)

讓袁紹更加熱血沸騰的是,自己稱王之後,慕名來投的門閥士族必然如同過江之鯽,若是天意在於袁家,說不定自己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面南稱朕,君臨天下!

“或許,天意真的在我們袁家吧,已經四世三公了,是時候該更進一步了!”袁紹端坐在帥案後,胸中熱血沸騰。

“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我袁家四世三公,望及海內,還請父親大人加冕稱王!”

看到袁紹沉默不語,長子袁譚率先站出來奏請。只要父親稱王,自己便是世子,下一任王位繼承者。縱然父親不能更進一步,君臨天下,也可以把這希望留給自己。想到這裏,袁譚心中同樣熱血沸騰!

審配、許攸、逢紀、顏良、文醜等文武都被王位蒙蔽了雙眼,只要主公稱王,都可以跟著享受風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怎能不吃?

“天與不取,必受其害,請主公受詔稱王!我等必然誓死輔佐主公!”眾人齊齊拱手勸諫。

但袁紹尚有最後的一絲理智,一手摩挲著頜下的胡須,緩緩做出了決定:“暫時按兵不動,既不拒絕也不稱王,先看看其他諸侯的舉動,若有人稱王,紹便效仿加冕稱渤海王!”

劉備接到聖旨之後,整個人懵了一下午。

按照後世的說辭,那就是“誰也別來打擾我,我只想靜靜,也別問我靜靜是誰!”

說是靜靜,但劉備一點都沒有靜。呆呆的坐在帳篷裏,一會咧嘴傻笑一會欣喜若狂,甚至在想象自己復興漢室,配入漢室宗廟,恢復祖上榮光的場景。

直到傍晚,劉備忽然想明白了,這個王位不能要!

“大哥,你不是整日為了一個太守職位而望眼欲穿嗎,既然天子冊封你為王,那就過幾天癮唄,順道封俺一個將軍的職位,豈不快哉?”

聽說劉備不想接受這個王位,張飛咧著嘴憨笑著規勸劉備。在張飛的心裏,只是覺著能讓大哥輕松的登上王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劉備微笑道:“翼德不要傻了,如果兄長手裏能有一郡甚至一州之地,借這個機會稱王,也無不可。但現在兄長手中只有一個小小的平原縣,而且上面還壓了一個太守,兵馬不過千人。我要是不知進退的稱王,便會成為天下諸侯眼裏的笑柄,兄長才不會這麽傻!”

“兄長所言極是,這王位是毒藥,絕不能接受!”關羽撫須贊成。

張飛撫摸著虬髯,悻悻的道:“難道眼看著別人封侯稱王,你我兄弟傻傻的什麽也撈不到?”

劉備胸有成竹的道:“非也,愚兄這就上書一封,拒受平原王之爵。請天子改封青州刺史,當然,朝廷未必會答應。換一個濟南國國相,或者泰山郡太守也算不錯!要麽把兄長的平原王降為平原侯,反正這王位絕不能接受。”

兄弟三人計議完畢,連夜修書一封,派人送往洛陽呈交天子。當然,最終做出決定的終歸是董卓,年幼的天子只是一個提線木偶而已。

當劉辯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同樣也懵了,90的智力仍然有點不夠用。

“賈詡這家夥果然沒有辜負毒士之名,這一出封王之策當真是劇毒無比,這一付毒藥只怕將會讓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變成戰火裏的冤魂,路邊的白骨!賈詡之罪,百死莫贖!”劉辯掃了一眼兩旁的文武幕僚,在心裏喃喃自語道。

何後同樣猝不及防,掃視了一眼劉伯溫:“軍師以為該如何應對?”

劉伯溫出列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唯今之計當以不變應萬變!殿下仍然按照原計劃登基稱帝便是!諸侯能收服一個算一個,拒不服從者,便宣布為叛逆,號召天下子民攻擊之!”

劉辯點頭:“也只能如此了,再次以太後名義頒布懿旨,寡人登基之事一切照舊!董卓矯詔封王,不合法典,無效!”

雖然何後的懿旨再次快馬加鞭的送往各地,但接到了天子詔書的諸侯卻已經各自拿定了主意,以天子聖旨大於太後懿旨的理由拒絕旨意。益州牧劉焉率先受詔稱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面南稱孤,進位蜀王。

看到劉焉率先稱王,劉表的幕僚抵抗不住誘惑,在蔡瑁、張允、黃祖等人的慫恿之下,劉表假惺惺的上書請辭。“天子”不許,劉表便效仿劉焉,禱告漢室列祖列宗,按照天子詔書,進位楚王。

看到劉焉、劉表已經稱王,為了對抗把自己包圍在中央的弘農王劉辯,劉繇也在手下的擁戴之下進位淮王,立兒子劉禮為世子。之前一直對劉辯持擁立態度的劉岱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最先率部返回了駐地兗州,接受了魯王的封號。

劉焉、劉表等先後受詔封王,其他幾個劉姓小諸侯也坐不住了,劉昶受封稱武陵王,劉熙受詔稱河澗王、劉程進位瑯琊王,一時之間天下的藩王多了七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