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下大儒(第2/2頁)

黃琬與盧植私交甚篤,送信的使者動身之前就已經做了叮囑,倘若在洛陽找不到人,便去他的涿郡老家等候,多則半年少則倆月,盧植必然返家。

使者按照黃琬的吩咐,在盧植古宅所在地守株待兔般待了兩個多月,終於把盧植盼了回來,送上黃琬的書信,才有了盧植今天的吳郡之行。

看看天色已近中午,劉辯吩咐設宴款待盧植,眾文武作陪,並且於席間宣布盧植官復中郎將之位,統率吳縣的七千駐軍拱衛吳郡。狄仁傑負責政事,盧植統掌兵權,各司其職,互不幹涉。

筵席過後,劉辯又對盧植道:“盧卿乃是天下大儒,在儒學上的造詣爐火純青,想必學生遍布天下吧?”

“殿下過獎了,植只是稍有成就而已,豈敢自稱大儒!”

盧植拱手謙虛了一句,“比之師弟鄭玄、蔡邕、馬日磾等人,植自嘆不如。植師弟鄭玄的學生才當真稱得上遍布天下,多達數千人,而盧植所授業的學生,不過三五百人也!”

鄭玄的大名,劉辯也聽說過,此人在儒家的歷史上算得上占有一席之地,北海高密人,字康成。乃是東漢末年頭號大儒,在唐宋年間更是備受推崇,將鄭玄列入“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

鄭玄這樣的儒學大家擁有數千弟子,劉辯並不意外,但一直從政的盧植竟然還有四五百學生,這就讓劉辯有些意外了。弟子多了,意味著劉備和公孫瓚只是其中的一員,關系或許就不是很親密了,這樣的話,盧植手書的效果恐怕就會打些折扣。

但不管怎麽說,有熟人的書信總比幹巴巴的拉關系好,所以劉辯還是打算讓盧植修書一封,就算不能把公孫瓚和劉備招過來,套套近乎,日後好相見也是好的。

“聽聞北平太守公孫瓚乃是盧卿的學生?”

公孫瓚現在已經是諸侯之中的實力派,劉辯聽說過他的名字並不奇怪,所以盧植也沒有感到意外,拱手道:“正是,公孫伯圭曾經跟著微臣研習過儒道。”

劉辯點點頭,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那平原太守劉玄德也是盧卿的學生吧?”

聽到劉辯提起劉備的名字,盧植就有些吃驚了,“殿下竟然知道玄德的名字?”

“聽斥候提起過,說這劉玄德正跟著公孫瓚討伐董卓,而且都是盧卿的學生,所以隨口問問。”劉辯笑笑,做出一副隨意聊聊的樣子。

盧植拱手道:“殿下的消息當真靈通,微臣竟然不知道此事!這劉玄德的確也是植的學生,自四五年前被十常侍陷害下獄,在路途中巧遇一面,自此再未謀面。”

劉辯點點頭:“寡人這次率部赴中原,必然會與公孫伯圭、劉玄德等人謀面,盧卿可以修書一封,孤給你捎過去!”

盧植自然明白劉辯的意思,躬身道:“臣自當修書一封於伯圭、玄德,叮囑他們對殿下的人馬多多照顧。”

盧植的書信修好,劉辯派人收了。

傳下命令,吩咐各部人馬整頓裝備,備置糧草,待春雨消停之後,兩萬人拔營向北,目標直指位於兗州陳留國境內的酸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