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泄密(第2/2頁)

“好,就依軍師所言,聯兵劉綜,強攻吳縣!”

聽完劉伯溫的話,劉辯不再猶豫,拍案做了最終決定。

當即提筆修書一封給劉綜,約他共擊吳郡,等破了嚴白虎之後,雙方共分土地,並且以弘農王的名義上書朝廷,表奏劉綜為吳郡太守。

“書信已成,誰走一遭丹陽,說服劉綜出兵共襲吳郡?”劉辯把書信折疊好,加蓋了弘農王的印綬,向眾文武詢問道。

顧雍曾經在劉繇手下效力過,與劉綜有數面之緣,況且能否拿下吳郡,還關系著顧家的生死存亡,這趟丹陽執行,自然義不容辭:“微臣願意走一趟丹陽,說服劉綜出兵共擊吳郡!”

顧雍領了書信,帶了十幾名隨從,冒著春雨離了秣陵,快馬加鞭的直奔丹陽而去。

顧雍走了之後,眾人繼續商討進軍吳郡的計劃,事關顧氏一族兩千多人的生死存亡,就算劉綜不肯出兵,劉辯也是決定要強襲吳郡,否則將會失去吳郡豪族的支持,也讓苦苦等待作為內應的秦瓊心寒。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做出如下決定,留下廖化率領三千人馬繼續駐守秣陵,魯肅、黃琬坐鎮縣城。其他眾將率領其余的一萬人馬,冒雨向東進軍,急襲吳郡。

魏延率本部兩千步卒,一千輕騎作為先鋒,穆桂英率兩千人隨後,總計五千人走毗陵,沿東路進軍。周泰率三千人在前,花榮率兩千人隨後,劉辯與劉伯溫、衛疆率五百禁衛軍一道同行,沿宛陵走西路。兩路齊頭共進,在吳縣西北二十裏的地方回合,再圖攻城之策。

令出必行,各路人馬紛紛披掛出營,僅僅帶了十天的幹糧,輕裝上陣,冒雨朝著東南方向的吳郡治所吳縣急行軍。

臨走之時,花榮與劉伯溫向劉辯苦諫:“春雨連綿,道路泥濘,大王千金之軀,何必以身犯險?不如在秣陵靜候佳音便是!”

劉辯當即一口否決:“寡人才有一縣棲身之地,豈是坐享清福之時?昔日高祖被項藉逼的遠遁巴蜀,尚不畏蜀道艱難,區區幾百裏路程,何足道哉?孤誓與眾將士同甘共苦,此去吳郡,必然拔之,諸位勿再多言!”

劉辯的話很快在軍士中傳開,身為君王尚且冒雨行軍,跟何況他們這些士卒,軍心頓時大為振奮,一天的急行下來,兩路人馬各自向東南挺進了八十多裏,方才尋找了空曠之處,紮營休息。

劉綜是劉繇同父異母的兄弟,官拜破虜將軍,對於劉繇的懦弱一直不滿,多次請求攻打嚴白虎,將吳郡和會稽陸續的收入掌中,均被劉繇以兵力不足拒絕,這讓劉綜很是郁悶。

而且,劉綜駐軍的地方距離丹陽治所曲阿有八十裏的路程,這也讓劉伯溫的計劃有了實施的條件,只要能說服劉綜,就可以悄悄出兵,而不用經過劉繇的同意。

顧雍快馬加鞭,冒著春雨,傍晚時分就來到了劉綜駐軍的陽羨縣城,報名求見。聽聞顧雍道明來意,再看了弘農王的書信,劉綜頓時心動不已。

唯恐劉綜有所懷疑,顧雍解釋道:“大王之所以發兵吳縣,乃是為了拯救我顧氏一族,吳郡土地,實在無意覬覦,但請將軍放心。破了嚴白虎,這吳郡太守就是將軍你的了!”

“某雖未與弘農王謀面,也聽說其為人正直,愛民如子,必然不會欺我!”

劉綜思慮片刻,最終做出了決定:“既然顧氏有難,某當出兵協助弘農王共伐吳郡,鏟除嚴白虎這暴徒!”

當下,劉綜拍案而起,傳令本部七千人馬連夜拔營向正東二百多裏的吳縣進軍,爭取早日與弘農王的人馬回合,共擊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