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江東豪族(第2/2頁)

當然,即便你是豪門大族,也無法與出自皇室,身為高祖後裔,先帝之子的劉辯比身世。但漢朝的皇帝卻絕對不像腦殘電視劇中那樣一言九鼎,想殺誰就殺誰。姑且不要說劉辯只是一個被廢的皇帝,就算你大權在握,像漢武大帝那樣一言九鼎,仍然會受到多方牽制。外戚、太後、各地王侯、實權大臣都會時不時的給你上點眼藥,因此處在困境中的劉辯更要小心翼翼。

“既然如此,那便去一趟廬江,拜訪一下陸康。”劉辯袍袖一揮,做出了決定。

既然拿定主意,劉辯隨即動身,帶了魯肅、劉伯溫,在花榮和鄧泰山的護衛之下,領了三百騎兵,前往百裏之遙的廬江郡治所舒縣拜訪太守陸康。另外再順道尋訪一下周瑜,萬一說不準巧遇了呢,命運這玩意實在是神奇,他從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走在路上的時候,劉辯把花榮喚到面前,吩咐道:“待會兒進了舒城,只留下鄧泰山護衛我與軍師即可,你寫一張告示貼滿舒城的街頭巷尾,就說寡人仰慕一個名叫周瑜,字公瑾的本地人,若是他肯來軍中歸順,寡人必然以將位享受。”

“殿下盡管寬心,此事交給末將便是!”,花榮答應一聲,在馬上抱腕領命。

一路縱馬飛馳,一行人在午後抵達了廬江治所舒縣,早有人拿著弘農王的印信進了縣城,把劉辯來訪的消息報告給了新任的廬江太守陸康。聽說弘農王大駕光臨,陸康立即率領幕僚出迎。

陸康今年五十歲左右,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官,歷任秣陵縣令、吳郡郡丞,後來又在荊南的武陵郡做了七八年的太守,把武陵打理的井井有條。

去年冬,廬江太守陳造死於葛陂賊的叛亂之中,廬江太守空缺了大半年,直到董卓掌權,才一紙調令把陸康從廬陵調到廬江來擔任太守。

陸康是個文人,與那些擁兵自重的諸侯不一樣,心裏想的是如何報效朝廷,下安庶民,因此從來不培養自己的軍隊,身邊止有百十名隨從,這也是廬江郡兵力不足的原因。

“臣廬江太守陸康拜見弘農王!”

遠遠地迎出縣城,陸康知道身穿黑色王袍的少年便是曾經的皇帝,現在的弘農王,翻身下馬納頭便拜。

以後要想在江東混得好,必須要和陸氏搞好關系,劉辯急忙翻身下馬,攙扶起了陸康:“太守大人快快請起,不必多禮,咱們到太守衙門敘話。”

“大王,請!”

陸康翻身上馬,前面帶路,劉辯一行緊隨其後,一行數百人前呼後擁的進了舒縣縣城。

就在劉辯進城之後,花榮按照吩咐從店鋪裏購買了紙張,從士兵中挑了十幾個會寫字的,遵照劉辯的叮囑謄寫了幾十份告示,尋找一個叫做周瑜的人。然後分作幾十撥,大街小巷的張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