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9章 臉書管理層的意識偏差(第2/2頁)

“……據我所知,ICQ目前用戶規模已經超過2000萬,而Windows Messenger稍晚一些,也達到了1000萬左右。可是我們的Facebook呢,上線五個月,注冊規模尚且不超過300萬!這很值得我們反思,不是嗎?”

柯特妮說完問題,便徑自坐下了。

話語權丟到了吳濤手上,他這時候不能再不說話了。

否則這個原本就懷疑他權威性的管理團隊,將會更不把他當回事了。

吳濤夾著手裏的簽字筆敲著桌面道:“各位,我非常欣賞柯特妮提出的這個問題。下面讓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Windows Messenger仗著IE的用戶基礎,短時間內達到如此高度,我們尚且不談。”

“……那麽就拿ICQ來說吧。據我所知,AOL在收購ICQ的時候,ICQ已經擁有了1000萬的用戶基數。而剩下的1000萬增長,才是AOL接手後的功勞。那麽各位,你們知道他們投入了多大的運營成本,才達到這個成就嗎?”

柯特妮對此如數家珍,“3000萬美金。”

“沒錯,就是3000萬美金!這和我們投入500萬美金達到300萬用戶的成就相比,效率其實是偏低的。這說明,市場推廣和運營,並不是投入越多越好,至少對於剛剛過去的半年來說,是這樣的。”

眾人陷入了沉思,瑞克緊接著提問道:“老板,我和柯特妮有不同的想法。聽說Facebook的產品創意是來自於華夏的校內網,我擔心這個創意並不適用於文化基礎不同的歐美國家。”

“瑞克,我不能同意你的觀點。”對此,吳濤態度便旗幟鮮明了。

“……首先,一個網站和產品的推廣之初,是增長最緩慢的階段。而Facebook能在短短五個月內達到300萬的用戶,本身就說明了其社交屬性的認同性。”

“……其次,縱使華夏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基礎不同,但社交的屬性是趨同的。至於說體現在產品上的差異,這一點需要你們去跟蹤和調整。在我看來,華夏的網民,更喜歡校內網上的文字;那麽Facebook的網民,會不會更喜歡上面的照片分享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