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神之酒曲(第2/3頁)

有道是養生靠黃酒,圖醉才求白;喝黃酒雖然也會醉,但更多的還是品味酒中味道和承載的文化。

白酒這種蒸餾產物浪費糧食不說,有的幹脆它就不用糧食……良莠不齊,口味較黃酒也更為單一,周棟其實是不怎麽喜歡的。

而且隨著現代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酒類消費市場上的黃酒品種也是越來越多,在三千年華夏酒歷史上真正占據統治地位的黃酒再次煥發了生機。

這次來鳳棲山,周棟是準備先把酒曲搞定,同時也讓李秀臣幫忙囤積些新米,等他從香江歸來,釀酒這件事就要提上日程了。

李秀臣家中也有釀酒的習慣,一大早就帶著周棟下了田,已經成熟的糯稻穗子沉甸甸的,迎風輕輕晃動,仿佛是在迎接周棟這位伯樂。

“我家田裏都是最上等的珍珠糯,周老弟你要做酒曲,就得選擇一些顆粒飽滿的好糯米。

畢竟酒曲直接關系到成酒的品質,可是馬虎不得呢。

要不,等明天收了頭一茬的糯稻,我幫你選?”

李秀臣知道周棟是九州鼎食的大廚,可要說到釀酒,他總認為周棟還是個雛兒,估計還是得他來幫手。

周棟微微一笑:“不用了老哥,我還是想自己選。

我這次制作酒曲,有個二十斤糯米就夠了,倒是辣蓼花不知開的怎麽樣了?還有馬鞭草、葒草,毛草根、大茴香葉什麽的,這些我都需要。”

“呵,周老弟是個行家啊?

放心,咱鳳棲村的辣蓼花那是一絕。理想的生活節目組走的時候,黃老師還跟我預定了不少呢,說是讓我給寄去京都。

至於其它的配料,家裏就有,我跟周老弟一個愛好,就喜歡自己釀點酒來著。”

“那成,我明天就得去香江了,還得拜托老哥幫我收些糯米和上好的稻米、玉米和小麥。

量要的不少,回頭我寫給您,等我從香江回來,咱們一並算錢。

我這是公家事,錢也不是我出,老哥你不用客氣的。”

“那成吧,就聽周弟的。”

李秀臣本來想客氣幾句,聽周棟這麽說,也就不說什麽了,正想著幫周棟挑選做酒曲的稻穗,卻見周棟已走進田中,一面走,一面用手輕拂稻穗……

“挑糯稻是這麽挑的嗎,周老弟這是做什麽?”

李秀臣看得一陣奇怪。

無論黃酒白酒,所用原料固然重要,可最重要的還是酒曲。

酒曲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成酒的品質和口感。

對口感豐富、可以添加各種輔料的黃酒來說,酒曲就更為重要。

制酒曲,手藝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選擇用來制曲的糯米或稻米。

鳳棲村產的圓粒糯米飽滿豐澤,是最好的制曲原料,可在選擇的時候,就更加要謹守‘一慢二看三選水’的原則。

所謂一慢,是指脫粒時要用手工,而且要小心脫粒,不可以傷到糯米。

所謂二看,是指要一粒粒精心選擇糯米,一穗取粒不過九。

所謂三選水,是說制酒曲需用礦物質含量高的水,以山泉水為最好。

周棟之前選擇釀酒的水,對鳳棲山的水不是太滿意,不過如果是用來制曲,阿姐谷中的天然泉水卻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選糯稻可是門技術活兒,哪有像周棟這樣的?也不等脫粒,好像大姑娘看花一樣,就這麽一路走過去,用手指頭輕輕拂過,偶爾停下腳步,把看中的稻穗直接就折了下來?

而且李秀臣看得清清楚楚,周棟選的稻穗並不都是最粗壯的,有些看上去甚至有些幹癟枯黃,就這樣的稻穗也能出好糯米?

有心想要提醒,卻又怕折了周棟的面子。

心想還是算了,等回頭脫了粒,如果這些糯米不得用,我再幫他重新選過就是……

周棟早就看出李秀臣的心思了,卻也不解釋。

傳說級釀酒技能中的‘神之酒曲’號稱可以制作出人間無處尋覓的頂級酒曲,挑選制曲原料的方法又豈會被普通人所知?

所謂一米一黍,皆為地力精華;說得玄幻一些,那就是天地靈氣蘊含其中,否則如何滋養人身?

飽滿圓潤的糯米一般來說蘊含的地力精華也會較多,可也並非沒有例外;正如人一般都是個子大的才有力氣,可幹瘦如猴的李元霸卻為隋唐第一好漢。

這糯米也跟人一樣,每畝地中,必有幾十株是‘米王’。或許看上去並不是最圓潤飽滿的,其實蘊含的地力精華卻要遠遠超過一般的米。

周棟要做的,就是挑出這些‘米王’和品質最好的一批糯米來。

畢竟是第一次釀酒,他也不想太過驚世駭俗,否則一定會走遍鳳棲山,將每畝地中的米王都挑出來做成酒曲,那樣釀出的酒才稱得上‘神酒’,不負他華夏酒神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