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掃塌相迎(第2/3頁)

這就是一座城有一座城的容色、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氣口兒,老京都的氣色可是幾代玩主一同養出來的,您甭提八旗風氣、上綱上線的全沒用,您就說這種氣氛養不養人吧?

一下車,走在後海的小巷中,周棟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京城氣。

什麽是京城氣?簡稱大爺氣,這裏的爺們兒對誰都有禮貌、透著大氣,可也從沒拿正眼夾過誰,骨子裏透出一股傲氣,管你是大老外洋毛子還是頭上戴著幾品頂戴,一概從容面對肆意調侃。

這或許有些油滑,卻又何嘗不是大國之民該有的驕傲?反正這種感覺讓周棟非常新鮮,比起新興的那幾座國家經濟大都市,老京都總是有著與眾不同的味道。

老郭的四合院不大,前後兩進院子,估摸著能有五百平米左右,入門有影壁、堂屋南屋各三間、東西各有待客的廂房,繞過南屋西頭兒的月亮門兒,就看到後院已經被改成了一個小花園。

水池子裏養著大鵝,不光好看關鍵時候還能吃,見到周棟一個個全都眼神迷離;水池旁有幾米長的回廊、涼亭,還栽種著幾棵柳樹;傳說中的德於社內掌櫃正拿著個小鐵鏟在樹下挖金蟬,看那翻出來的幾十個土坷垃,估計是抓了不少。

沒等老郭招呼,內掌櫃就笑嘻嘻迎了上來,見人就有七分熟:“這就是周弟吧?等會兒晚飯就得了,今天人少,就咱們五個人,我炸了花生米、稱了二斤豬頭肉、還有煮毛豆、炸金蟬,你們哥仨兒先喝著。

周弟你可是勤行的大人物,不會嫌咱家待客簡陋吧?”

周棟一笑:“那不會,我就喜歡這麽吃,這樣能吃飽。”

“哈哈,看你說的,吃什麽不飽啊?

不過這幾樣下酒菜看著簡單,還真是最經典;早就聽說你們當大廚的吃喝都簡單,都是見多吃多的主兒,所以我今天專門準備了這些下酒小菜和紹興黃酒。”

內掌櫃笑著道:“等你們喝得差不多了,回頭嘗嘗我的打鹵面。嶽嶽,你幫我去和面,要是能被華夏面王誇個好,以後我就在德於社支上攤子專賣打鹵面去!

小嶽嶽笑道:“得嘞,周叔您稍等,一會兒就齊活兒了。”

周棟臉一紅:“我看你先等等吧……嶽嶽,輩分亂了,叫什麽周叔啊?”

“沒亂,周弟你跟我兄弟相稱,他可不得叫你叔麽?

借這機會我提個意見啊,你管老於叫哥,管我卻叫‘郭老師’,這是瞧不上誰還是欺負誰啊?以後叫郭哥老郭都行,兄弟你稱量著辦。”

周棟被郭德岡說得無奈,點點頭道:“成吧,以後我就管您叫郭哥吧。”不知不覺被環境影響,他也有點京片子的味道了。

“哈哈,好啊兄弟,快坐快坐,咱哥仨先喝著,讓孩子和娘們兒去忙活吧。”

郭德岡拉著周棟在涼亭內坐下,這會兒已經上了月色,清光照水池、芳霰映大鵝,景色算不上優美,卻特別接地氣。

涼亭內沒電燈,卻別出心裁地亮著兩盞走馬燈,燈內的油火氣一逼,外面的畫就轉,又是三英戰呂布又是天蓬戲嫦娥的,文戲武戲算是全了。

少興黃酒是正經的老酒,看著黏稠掛碗喝著香甜,就著花生米、豬頭肉,那真是別有風味,酒過三巡炸金蟬也送來了,這東西又叫‘肉米子’,和花生米一樣最下酒。

有了這幾樣小菜在,真比滿漢全席更能令人生出酒意來,可惜就是少了茴香豆,無法體會那‘多乎哉不多矣’的意境。

菜過了五味,小嶽嶽拿了一個錦盒送過來,郭德岡直接遞給周棟道:“兄弟,看看哥哥為你準備的‘片子’怎麽樣?夠豁亮不?”

片子是名片的前身,可老年間真正講究的‘片子’可要復雜多了,除了片子本身制作繁瑣,遇到正經拜訪的時候,還要裝入錦盒,盒子裏面要放上各種點心,甚至還有金銀等物。

往年間下者拜訪上者,那裏面的銀錢定份都是有講究的。有準備給門房的,有準備給管事的,還有準備給大太太、二太太、三姨太的,別的不說,光是這錦盒裏面的分層分格,就有很多的講究機關。

周棟打開這個黑漆錦盒,只見上面是個九宮格,旁邊的八個格子中放著桃、杏、李、棗、冬瓜、生姜、話梅、山楂等八蜜餞,中間的格子卻是空著的。

問了於老師才知道,如果是主人過壽,中間的格子裏就要放上一枚壽桃;而尋常時候拜訪主人則要空著中間的格子,講究的是‘客人不占極數’,以八數討個吉利。

提起這個九宮格,下面才是黑色牛皮的片子。說是片子,其實是有面有背的折子片,上好的牛皮做成,四角都鑲嵌了黃銅,這樣一來好看,二來又沒有在主人家面前炫耀金錢的意思,最是中正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