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福山大面(第2/3頁)

而是在保證面粉彈性的同時,按照一定比例配入提升麥香的面粉種類,甚至還用了極少的粗纖維粉,這會讓成面的口感趨於完美,但同時也會增加拉面的難度。

所以他加水的方法與一般的拉面師傅完全不同,次數多而量極少,揉面的手法上下有矩、如浪起波伏,明明用力極大,面盆卻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中間加鹽、添水,都仿佛自然生法、毫無匠氣,如絲順滑,沒有一絲停頓感。

張主任這個外行的感受最為真切,每當周棟停下來加水和少量加鹽的時候,他都會輕舒一口氣,感覺就該是這個時候略微停頓,否則都要憋死人了!

外行看的是熱鬧,內行看得可是門道,王師傅則是越看越為心驚,學廚的時候他是見過師傅親手和面的,正是小周師傅的這種狀態,可師傅是幾十年的老白案,真正上個世紀的特二級啊?

小周師傅年紀輕輕,這和面的手藝竟然比師傅都不差,真不愧是我的偶像啊!

一盆面和完,周棟是手光、面光、盆光,放在一旁醒上,繼續另外一盆,如此這般,足足活了三大盆面,算計著能有上百斤!

福山大面講究五搋六醒,和過的面醒完後,拿過來用拳頭密集搋面,然後卷起來再醒,如此五六次,才能保證筋道的口感。

不過這本來就是略帶誇張的說法,其實真正做福山面能搋醒個兩三遍也就差不多了,更別說周棟的‘經驗豐富’,面粉種類配比合理,尤其在和面時暗中用上了完美級洗菜技能,提升了面粉品質,使其越發凸顯出本來的麥香,自然也就不用過多遍重復搋醒的步驟。

因此只搋醒了一遍,周棟便開始拉面了。

也真是不能再拖時間了,病房的病人們被告知很快就有好面吃的消息後,一個個對醫院當局表示了極大的不信任,並派出以何老爺子為首的幾名代表,與醫方代表進行了一場‘友好的、平等的、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和平談判’,最後令醫院當局做出了最大的讓步。

醫院同意重症精神病以外的病人來到食堂等候吃面,同時派出全院上下幾十名‘力士’和保安維持現場秩序。

原本醫院是不可能做出這種讓步的,還是何老爺子春風化雨循循善誘地說明了道理,事件始於一碗面,當然也要靠一碗面來結束。

同志我問問你,熱湯面是現場吃好,還是送來的外賣好吃?如果等食堂做出面來,再讓護工一份份送到病房,那跟外賣又有什麽區別?

小周可說了,要做福山大面中的龍須面。這種面出鍋不久就會沱成一團,到時候病人們如果再鬧起來,呵呵……恐怕要有人來承擔責任啊?

這老家夥簡直成精了,越分裂越成精!面對身份神秘的老爺子,醫院最大的領導也知道惹不起,何況老爺子分析的也有道理。

於是就成了眼前這個結果,食堂內擠滿了精神病人,一個個望著冒著油香的砂陶大老碗,口水嘩嘩直流。

其中有認識周棟的,還舉著胳膊幫他鼓勁兒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人有多大勁兒,面條拉多細,棟哥兒,我看好你!’

“什麽叫做龍須面?龍,封建帝制的象征,今天我們無產階級群眾就是要捋一捋龍須!不僅要捋,還要吃!”

“棟哥兒就是我們無產階級的小將,你沖鋒在前,我們都是你的堅強後盾!”

何老爺子一瞪眼:“都閉嘴,排好隊!”

他老人家在茶棚精神病院的威望極高,一聲令下風雷動,五湖四海來響應,病人們立刻排起整齊的隊伍,一個個挺胸昂頭,站住丁子步,眼中正氣生,如果不是口水滴嗒到胸口,那就更有威嚴了。

周棟見水已滾開,開始將搋醒過的面團紛紛揪成巴掌大小的面塊,然後搓成30cm左右的粗條,兩手分執一端,抻、甩、摔、上勁……依次循環,幾次下來後,基本就是二細的程度了。

可他要拉的是龍須面、可以過針鼻兒的細度,就需要來回循環幾十次,而且手法要連續、快速,不得有任何遲滯粘連,說是幾十次,其實在他手裏也就是十幾個呼吸的事情。到最後左手如攬雀尾、右手如抱琵琶,一掛龍須面出現在眾人面前,隨風輕輕飄灑。

王師傅暗叫一聲漂亮!就光是這一手,就夠在五星級酒店做個拉面師傅了,偶像就是偶像。

龍須面的特點是下鍋即熟,在鍋中走兩秒,直接入碗,就澆上清湯,點上鹽,愛吃胡椒的加些胡椒粉,再撒上些青翠碧綠的小蔥花兒,清清白白、湯水碧澈,陽春白雪一般。

排在第一位的何老爺子叫了聲:“只加鹽,不要胡椒粉!”

周棟笑著應了聲,將盛好的面親手遞給了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