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黃金時代的終結(第2/3頁)

在全明星賽,蕭華推出了隊長選人模式,結果被任命為隊長的李良,拒絕了任命。

這不是李良第一次和NBA官方公開對著幹了。

這讓聯盟辦公室極為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這貨說好了要參加扣籃大賽,結果沒有。

說好了要再次參加三分大賽打破歷史紀錄,還是沒有……

蕭華為了提高收視率,已經想盡辦法,希望用情懷打動球迷。

但是沒有用,新球迷們越來越不買賬。

李良這貨在推特上還成為了意見領袖,處處和NBA唱反調。

一個聯盟的第一人,總是和這個聯盟唱反調,事情就不好辦了。

聯盟倒是想打壓李良,問題是這人實力太強悍,一般的哨子根本吹不動他。

況且,裁判依舊蜜汁和李良關系好,這讓聯盟辦公室如坐針氈。

18賽季,是NBA整體經營慘淡的一年。

李良和國王是最大贏家,其他人都是輸家。

NBA開始面臨80年代斯特恩上台之前那樣的危機,波士頓凱爾特人幫正在逐漸滲透和掌控整個聯盟。

現在,NBA冠軍正在被一個中國人壟斷,本土球迷越來越不想看這個被黑人占據,最終又被一個中國人支配的奇怪聯賽。

在18年的夏天,有一個契機出現,當然,這個契機在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種子,那就是BIG3聯賽的開啟。

這是由艾佛森、艾斯·庫珀聯手發起,聚集NBA退役球員組建的三對三聯盟。

17年進行的不溫不火,到了18年,突然有一個強有力的,從英國過來的資本注入,擴大了聯賽規模,開始從NCAA高校挖人,甚至直接挖高中生。

NCAA在全美營收驚人,但學生球員是分不到錢的,白打工,純粹為了榮譽而戰。

大部分天才球員為了進入NBA,都是把NCAA當一年跳板,打一年就選秀進NBA。

NCAA的水平自然下滑,從歷年MOP獲得者就能看出來。

現在又出了一個BIG3來挖墻腳,本來沒有人在意,因為美國各種籃球聯賽多了去了,並沒有所謂真正的“官方聯賽”,NBA當年也是從一眾籃球聯賽中殺出重圍,脫穎而出成為最強聯賽的,中間還遭到過ABA的挑戰,最後把ABA給吞並了。

如今,NBA已經是個超級巨無霸,沒有任何一個籃球聯賽能夠撼動。

BIG3的規模逐漸擴大,而且BIG聯賽采用了賽場集中、網絡轉播的模式,所有的比賽都在紐約、洛杉磯兩個城市進行,比賽場地在不同風格、大小、主題的場館中開打,現場有觀眾,同時利用網絡向全球進行直播。

比賽賽制從一開始的3V3開始逐漸擴增有5V5的比賽,每只球隊的人數限定在了12分,球隊數量越來越多,並且打法開放、速度快、有四分球,戰術復雜多樣,噱頭十足。

在網絡上觀看Big3比賽的觀眾越發增多起來。

而NBA在19年又是收視率創新低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總冠軍還是沒有懸念。

國王這個球隊一下子變得和李良一樣堅如磐石,常規賽都沒有出現傷病問題。

他們拿下了60勝22負的成績,和東部的雄鹿戰績持平……東部成為了雄鹿和凱爾特人爭霸的戰場。

而西部,勇士遭遇了傷病潮,馬刺始終難以更進一步,加索爾和阿德都變得更老了。

至於雷霆、快船,湖人,他們似乎像被李良施了魔法一般,曾經嘗過冠軍的滋味,然後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也不想去找。

常規賽,依舊打得熱熱鬧鬧,結果到了季後賽,被比過去更加強大的李良一頓暴打。

他的實力簡直在膨脹,19賽季,他把自己的運球給練的出神入化,擁有和體型不相稱的,蝴蝶穿花似的突破腳步。

已經沒有人能阻擋他了,邁克爾·喬丹都不行。

總決賽,國王4:0暴打密爾沃基雄鹿,賽前叫囂著要推翻國王統治的阿德托昆博,被李良打得灰頭土臉,兩場比賽得分不過20,並被李良的三分球徹底射穿。

李良終於完成了在一支球隊三連霸的偉業,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籃球皇帝。

只不過,聯盟的收視率到達了谷底,亞當·席爾瓦迫不及待的要和博彩公司簽訂協議,來引入博彩公司的投資,否則,NBA的營收就要出現大的漏洞了。

與之相反,生機勃勃的Big3聯賽卻運營的如火如荼,和NBA的巨星路線不同,BIG3主打球隊風格整體包裝,每個球隊風格都非常的鮮明有特色。

同時賽制更加有趣、刺激,非常吸引年輕人和網絡用戶的關注。

而在19年的夏天,李良的爸爸去哪兒大型綜藝又開演了。

這一次,李良主動向國王提出了交易申請,他被交易去了洛杉磯湖人——一個人單換萊昂納德和一堆選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