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危機重重的NBA(第2/2頁)

還有在賽制方面,廢除了長久以來已經沒有什麽意義的賽區排名制,東西部全都按照勝率進行排名。

但這些改革都是一些小修小補,不是根本性的變革。

NBA如同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了斯特恩時期的銳意進取、大刀闊斧的改革後,逐漸進入一個瓶頸期。

斯特恩改革時,NBA是內憂外患,已經差勁到總決賽深夜錄播,岌岌可危的地步。

他可以說是臨危受命,從深層次對NBA進行了徹底的改革。

“政治”上,全面推翻了過去的選秀和自由市場制度,利用選秀抽簽和軟工資帽,扼殺了凱爾特人集團在聯盟一家獨大的可能,讓NBA進入全面競爭的時代。

“經濟”上,和電視台簽訂新轉播合約,並積極尋找贊助企業,和像“佳得樂”這樣的公司互相成就,大大開拓了聯盟的財源。

“文化”上,確立了球星導向戰略,擅長講故事,制造對立,從黃綠雙雄爭霸,到喬丹登基,把NBA塑造的英雄遍地,故事性十足,好看極了。

“軍事”上,奉行了擴張主義,先是在美國本土不斷引入新球隊,開拓新市場,同時奉行全球戰略,在歐洲、亞洲、澳洲體育文化市場攻城略地,塑造了NBA的過硬品牌。

這一系列的改革,讓NBA在21世紀達到了一個頂峰期。

但所謂盛極而衰,NBA想更進一步,就遇到了天花板——籃球運動本身的影響力,在全球不如足球,在美國不如棒球、橄欖球。

亞當·席爾瓦接手後,做了種種嘗試,但“政治”上無所作為,跳不出斯特恩定下的框架,“文化”上被李良為首的一批人,搞得狼狽不堪,喪失了話語權和主導權,“軍事”上也無力繼續擴張,在歐洲永遠幹不過足球,只剩亞太市場是最後的寶地,“經濟”上,新轉播合同是斯特恩時代就簽訂的,席爾瓦想破局,想走博彩這套危險的路。

同時,隨著整個大環境的變化,席爾瓦要面對的問題會越來越多。

潛藏在繁榮景象背後的,是重重的危機。

著急也沒有用,起碼現在NBA還是首屈一指的,全世界最好的籃球聯賽。

並且第二名根本看不到它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