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配得上(第2/2頁)

姚明只能算半個開掛的,帶領中國籃球走向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輝煌。

現在,真正開掛的人來了。

……

在東方君悅酒店的會議廳裏,早就擠滿了各路記者。

桌上擺了滿滿當當的各種話筒,台下攝像機早已就位。

對於這種陣勢,李良早就習慣了,畢竟在美國他見識過更大的。

記在幾天前,今年總決賽結束後,李良在第四場比賽後接受采訪,那陣勢可以說前所未有。

畢竟他算是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四連冠(科爾那種抱大腿的不算),讓這四年成為了徹底的布魯斯·李時代。

跟著姚明在采訪席上入座,李良喝了口水,下面已經哢嚓哢嚓拍個不停了。

李良拿過話筒,直截了當的對台下道:“各位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我會盡量回答。當然,我希望各位的問題可以專業一些,不要問假大空的問題讓我跟著放空話,可以問的具體一點,我也會回答的具體一點。”

西方的記者李良見的多了,總的來說美國記者雖然嘴臭,經常刁難人,但水平確實很高。

不會問什麽,“你是靠實力贏的吧?”“今天天氣怎麽樣?”“剛剛你盡力了嗎?”這種無腦又無聊的問題。

李良也很怕回答這種問題,所以他的開場白就直截了當,給那些習慣長篇大論放空話的記者提個醒。

“請問甘先生,這次回國代表中國隊參加奧運會,心理上有沒有什麽目標。”

第一個記者的提問還是比較專業的,問的問題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因為李良一向喜歡立Flag,大家都想聽聽這回在國家隊,他會許下什麽承諾。

“有目標,首先肯定要比北京奧運會更進一步,爭取突破前八這個亞洲天花板。如果能拿獎牌,一定會全力爭取獎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是,希望給中國籃球樹立一些好的標準,帶來一些好的習慣。”

李良這話放的有點大,是他的風格,但這話從他嘴裏說出來,大家都覺得沒問題。

第二個記者又問,“你覺得參加奧運會,對你會有哪些挑戰呢?與打NBA相比。”

這個問題也算中規中矩。

“FIBA規則和NBA規則還是很大區別的,我需要適應。NBA的一些球員到了國際籃聯,確實會有水土不服的症狀,不是說在NBA打得好,在奧運會就能所向披靡。當然,我個人認為,以我的打球風格,問題不會太大。可能FIBA的三分線未來需要調整一下。”

和姚明的姚氏幽默不同,李良的回答從來都是甘氏傲慢,但他配得上。

在回答完這個問題後,李良提醒道,“不要問這些給我機會吹牛皮的問題,問細節,細節,你們有必要提高你們的知識水平啊,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