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良的扣籃大賽(第2/2頁)

只不過在1980年代發展出現了分野,籃球和足球都在商業化,但足球因為巨大的體量慣性,還有極度的分散競爭,還是保持了更粗糲的本色。

而美國的NBA則變得越發的精致和濃妝重彩,相對而言,少了很多狂野和原始的氣息。

李良在任務中充分感受過這種狂野,來到麥克尼科爾斯體育館這種感受重新灌注到了身體感官中。

這是斯特恩時代來臨前的最後一次全明星賽。

在斯特恩到來後,NBA的籃球就將綁上商業化、營銷化和全球化的大車,在擴張的道路上大殺特殺了。

全明星賽就是商業化的一個最重要武器。

而在斯特恩來到之前,NBA的全明星其實都快要死了。

球員們不喜歡,球迷們不喜歡,而像這次扣籃大賽,算得上少數能扭轉局面的決定——當然,這個創業也是從ABA抄襲的。

ABA在1976年的時候就舉辦了第一次扣籃大賽,當時舉辦的地點正是在丹佛。

當時獲得冠軍的球員正是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

時隔8年時間,歐文標志性的爆炸頭已經變成了樸素的平頭。

這位職業籃球史上偉大的第一代飛人,已經處在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末期。

而他參加扣籃大賽是萬眾期待,哪怕今年已經34歲,歐文還是可以飛。

只是很可惜,在扣籃大賽的決賽上,因為第二扣扣飛,導致他只得到25分,非常遺憾的輸掉了比賽,沒有拿到扣籃大賽的冠軍。

只能說那時候的扣籃大賽規則太死板了,只許一次成功,不準多次嘗試。

否則按照後來的規則,像內特·羅賓遜那種連試十幾次都能算,都能拿感覺,歐文早就拿到冠軍了。

而李良這次的任務,就是要保證歐文得到這個眾望所歸的冠軍。

可是歐文能飛,你李良能飛嗎?

李良觀察了一下自己,發現自己已經擁有歐文的身體了!

那也就是說,他相當於操控歐文參加比賽。

還好還好,這個系統還是挺智能的,知道如果直接上李良上的話,估計預賽都過不去。

沒關系,既然擁有了歐文的扣籃能力,那怎麽扣,如何扣的花樣百出,就看李良的了。

作為擁有後世扣籃大賽記憶的李良來說,這真的是小菜一碟了。

再說,歐文只是失誤了一次,如果他不失誤,其實那屆冠軍肯定是他的。

“都準備好了嗎?好的,上吧,第一個,庫珀……”

場邊的裁判員開始讓球員們輪番登場,進行預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