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達成小目標(第2/2頁)

“甘李良學會背身了!原來他兩個月的時間都在提升自己的背身技能,新賽季有的看了。”

“可是我覺得背身沒有什麽用處啊,現在都什麽時代了,背身還能和以前一樣有效果嗎?”

“我也這麽覺得,我認為李良與其提升自己的背身能力,還不如把持球好好練練。詹姆斯都不怎麽用背身了,再說了,步行者有韋斯特、希伯特兩個背身單打的內線,哪裏還有空間給李良背身?全隊背身怪?不看筐籃球隊?”

“不都說背身是想要大成必備的技巧嗎?怎麽又說背身沒用了?”

“時代變了大人,李良自己開啟了三分的時代,他自己不知道三分多有用嗎,還跑去練背身。”

第一場比賽結束後,步行者以105:91,輕松戰勝了森林狼。

當然,季前賽的勝負是做不得數的,李良在第一場的表現中規中矩,拿下了10分,搶了5個籃板,送出2次助攻。

步行者這邊最耀眼的人是史蒂芬森,他拿下了21分,然後主要就是那些短合同的球員進行表現了。

接下來的經常季前賽中,李良在場上的表現讓他的球迷陷入了擔心中。

不停有人發問,“李良這個夏天有沒有進步?他只是練了一個背身嗎?”

對於背身單打的疑惑,貫穿了季前賽。

李良時不時會展現一下自己的背身卡位技巧,打進幾個背身球。

這有點讓人想起度過2009年夏天後的德懷特·霍華德。

在09年的總決賽上,霍華德在湖人三高面前變成了一個防守藍領。

09年的夏天,霍華德苦練他的背身技術和近距離的打板跳投技術。

到了09-10賽季剛開始的時候,霍華德的確展現了一把他的打板跳投,雖然很僵硬,但效果還可以,大家都認為霍華德掌握了新技術。

結果隨著賽季的深入,霍華德的這項技術丟得精光,還是回到了之前的三板斧。

每年夏天都有球員信誓旦旦練背身,練腳步,最後到了比賽場還是和以前沒區別。

有對抗和無對抗,低對抗和高對抗,完全就是兩種概念。

球迷、媒體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不僅他們擔心,拉裏·伯德都覺得擔心,李良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其實李良沒有賣藥,他只是在一邊訓練、一邊在系統裏做任務而已!

李良目前將【控球加速】的能力提升到了60點,目前正在朝著70點的大關奮進!

這段時間他正卡在一個任務裏,1982年,以朱利葉斯·歐文的身份參加76人VS凱爾特人的比賽,要求他在比賽裏利用突破拿到至少16分!

16分,八次突破,平均每節要突兩個,對手還是凱爾特人。

這不是要了命了?

80年代的NBA沒有防守三秒,凱爾特人又是80年代前場配置最好的球隊。

和李良在場上對位的,正是1982年,還非常年輕的,正在自己生涯第三個賽季的拉裏·伯德。

李良一連沖了兩個星期,這個任務都沒沖過去。

氣的李良,現在看到伯德端個板凳坐在場邊,就像那球砸他的腦袋。

而就在10月28號,常規賽正式開始的前一天,李良終於在系統中完成了這個任務。

【恭喜你,完成任務‘J博士的突擊’,獲得獎勵,控球加速能力+10,控球變向能力+5,控球轉身能力+5。】

三項能力同時到達了70點,一個夏天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

“呼,終於,達成這個小目標了。”

夜晚,李良在自己印第安納波利斯的新公寓裏,從系統中出來,舒了口氣,進入了夢鄉中。

一個新的布魯斯·李,即將呈現在印城球迷和NBA聯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