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會發球(第2/2頁)

之後兩年,勇敢者繼續進步,只可惜季後賽總是倒在強隊手中,一次子彈,又一次凱爾特他人。

再之後,他們就陷入內亂,一蹶不振了……

對於勇敢者或者活快船這個球隊來說,1974年本該是他們奮起走向輝煌的開始。

年輕前途無量的麥卡杜、迪格裏奧、蘭迪·史密斯,名帥傑克·拉姆齊(他後來在1977年去了開拓者率隊拿到總冠軍)。

在1974年他們輸給凱爾特人後,考恩斯應該和麥卡杜說一句“未來是你的”。

只可惜很多“擁有未來”的年輕人,最終卻沒有未來。

在NBA這個地方,成功從來都不會嫌早,真正的王總是一出生就登基的。

李良知道,這肯定是足以改變布法羅勇敢者、快船隊歷史的一輪系列賽。

如果他們能贏下這輪系列賽,在1974年的NBA,ABA尚未合並,很多天才都在另一個聯盟打球。

如果他們能跨過凱爾特人,東部決賽將面對瀕臨解散的紐約尼克斯,總決賽則是垂垂老矣的羅伯特森和獨木支撐的賈巴爾。

一切皆有可能,不幸也將化為幸運。

李良明白這本書就是在各個時間節點改變球隊的命運。

所以這一場,他要在中鋒位置上,幫助勇敢者幹掉凱爾特人!

他需要的不僅僅是進攻,還有防守。

布法羅勇敢者和麥卡杜缺少的就是防守。

李良看準了這次任務的獎勵,【拉塞爾的三秒區恐懼】,肯定和防守有關系啊。

……

李良又穿上了性感的小短褲,勇敢者隊服的顏色是輕快的天藍色,一直沿用到現在的快船。

這種顏色在綠慘慘的花園球館顯得特別跳脫。

李良一站上花園球館的地板,先把耳朵給捂一下。

這裏太NM吵了,慢慢適應了再把手放下來。

李良站到了中圈,準備跳球。

和李良對位的正是戴夫·考恩斯,NBA歷史上有名的強硬派小個中鋒。

1974年正是他的巔峰,打球極其無畏和拼搏,是奧爾巴赫精挑細選出來的拉塞爾替代者。

70年代任何一個中鋒想要在他身上討得便宜,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包括賈巴爾。

如果換成上個賽季的李良,他會選擇在內線的任務裏好好磨練一番再來做這個書裏的任務。

現在的卻完全不怕了,有了控球技術,就算沒有三分線,李良一樣不怕70年代了比賽了。

裁判把球拋向半空,可鮑勃·良完全沒有爭球的想法,球拋起的瞬間他選擇叉腰。

良式爭球法,不爭是為爭。

考恩斯還是全力起跳,結果瞄了一眼對面竟然沒跳?還叉上腰了?

嗯?這是怎麽回事?違例了嗎?還是什麽情況?

季後賽是高度緊張的比賽,考恩斯有些神經過敏,以為出狀況了。

結果考恩斯直接把球摟了下來,結果這才是違例……

裁判響哨,示意考恩斯跳球違例,勇敢者隊的球。

我尼瑪……

考恩斯都無語了。

而勇敢者就這樣獲得了第一次進攻權。

“哎,我果然是個打中鋒的材料啊。”李良這麽想著,跑到邊線去發球。

李良不僅會跳球,發球也是一把好手,極少失誤。

發球你都發不好,還打什麽籃球啊,建議改練鉛球,扔的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