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任務的關鍵(第2/2頁)

把這一節的時間消耗光,就萬事大吉了。

然而,事情沒有李良想的那麽順利,第四節風雲突變。

開拓者這邊進攻一下子順暢了起來,沃頓在場上連續助攻隊友。

外線霍林斯接連跳投命中,都是那種對著臉的幹拔,就是能進。

這霍林斯1980年的時候,還在76人和李良打過比賽呢,那時候李良還是馬拉維奇。

湖人這邊,賈巴爾準了三節,第四節開始失準。

前面打的太多,體能開始下滑,被沃頓防得三投不中。

而其他球員今晚的手感沒有打開,沒有人能站出來。

3分多鐘的時間,開拓者打了湖人一個11:0,把分差一下子縮小到了只有7分。

這下李良有些急了,怎麽好好的感覺要被翻盤啊?

韋斯特立刻叫了暫停,賈巴爾看起來有些疲憊,他的出手次數太多了。

這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分擔賈巴爾的壓力。

李良當然會站出來,可他的持球攻擊能力能幫得上忙嗎?

這個年代又沒有三分球,真是要了命了。

三分和兩分,別看差一分,區別大了去了。

就像三更和兩更,體驗完全不同。

李良腦子轉的飛快,心想難道自己的策略是錯的,我不該幹擾韋斯特的排兵布陣嗎?

在歷史上這場比賽,開拓者就是第四節逆轉,最後贏了兩分。

李良認為,如果把前三節分差弄大一些,第四節開拓者就逆轉不過來了。

哪知道領先了18分了,還是不行,開拓者還是能逆轉。

比賽結束還有8分多鐘,時間還多的很,該怎麽辦?

自己上去一通外線投籃嗎?

不對,李良知道任務的核心並不在進攻,而是防守。

做題出現困難就重新讀題啊,標題是“波特蘭大紅水母的掃把星”,講的就是比爾·沃頓。

既然任務的標題是他,那李良怎麽能畏懼和他對位呢?

賈巴爾雖然蓋帽很厲害,但他不喜歡身體對抗的防守方法,對沃頓的傳球遏制並不好。

沃頓已經找到了比賽節奏,李良必須親自對位,防住他!

逃避是沒有用的,李良主動和韋斯特申請,自己要去對位比爾·沃頓。

韋斯特點頭同意,賈巴爾進攻端又要鑿,防守端還要被沃頓拉出來,實在吃不消。

李良走上球場,開拓者的球員也回來了。

站在沃頓身邊就會感慨,這真是一個為打籃球而生的身材。

高大,寬闊,靈活,雖然注冊身高是6尺11,但沃頓明顯比現在NBA一些號稱6尺11的中鋒高。

那個年代NBA球員很少虛報身高,該多少就是多少。

沃頓看起來並不強壯,那個年代的中鋒普遍比較長條,畢竟營養和力量訓練水平比不上現在。

也只有張伯倫這種大牲口,能把自己弄到300磅,仿佛高中生打幼兒園聯賽。

雖然肌肉不明顯,但沃頓骨架寬大,力量很足,下盤很穩。

場下的他雖說沉默寡言,性情古怪,但他在球場上充滿了極端的熱情。

只要到了球場,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從他的臉上你不會發現沮喪和緊張,只有專注。

李良必須也專注起來,他只有這一次機會,要守住這個來自波特蘭的大掃把星。

想要橫掃湖人,就從我身上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