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策略的勝利(第3/4頁)

李良又鉆了當年防守對三分把控不嚴的空子。

李良仔細研究過1998年馬刺的防守風格。

因為擁有雙塔,98年的馬刺有全聯盟最好的護筐,最好的後場籃板保護。

後場籃板和場均蓋帽分別位居聯盟第一和第二。

同時,他們的搶斷是聯盟倒數第一,對手助攻數也是聯盟倒數第一。

說明他們在防守端重點掐對手的轉移球,不對攻擊手進行壓迫式防守,不進行賭博性搶斷。

可以說,這種防守思路在馬刺延續了20年,在此基礎上波波維奇每年進行修補。

也正因為秉持這種防守策略,馬刺才特別害怕中遠距離的單打手——以科比為代表。

不講道理的一對一中距離投籃,能打得馬刺滿頭是包。

更不用說三分球,聯盟在經歷90年代中期的三分球縮短,導致三分球數量大增後,在1997-1998賽季,又把三分線變回了原來的距離。

馬刺曾在1995年吃過三分球的虧,在西部決賽被火箭下克上。

就是因為三分線縮短,火箭的三分火力全開,馬刺抵擋不足。

所以,波波維奇說他討厭三分球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個賽季三分線重新回到7.25米,意味著三分球出手難度大增,讓三分時代晚來了十多年。

但李良不同,他是超越這個時代的,波波維奇沒想到這人三分這麽準。

當第二節,李良又一次擋拆,獲得空档出手的時候,鄧肯忍耐不住,上來協防了。

這不防不行啊。

李良知道鄧肯上鉤了,他先投了一個,沒進。

馬刺搶到後場籃板反擊,鄧肯籃下接球,李良上前犯規。

他這犯規非常兇狠,差點把鄧肯的胳膊給卸下來。

上罰球線,2罰1中,鄧肯到目前為止只得到3分。

掘金33:31,領先馬刺兩分。

一分鐘後,雙方各自打中一球。

掘金再次陣地進攻,李良高位弧頂接球,朝加勒特使了個顏色。

加勒特過來擋拆,鄧肯又跟出來了,換防。

李良拿球就要出手,鄧肯身子湊了過來,李良一個假動作把鄧肯給晃了起來。

鄧肯一看李良沒投,知道要糟,可已經來不及了。

李良朝著鄧肯身上一撞,然後投籃出手,造犯規。

裁判響哨,場邊波波維奇氣的原地打轉,第二節才打了不到五分鐘,鄧肯三犯了!

怎麽辦,下場歇著唄,波波維奇只能換人。

李良用心良苦,終於把鄧肯給整下去了。

做到這一步,計劃就完成一半了。

不過比賽這個東西沒有絕對,還有大半場呢,馬刺可不是只有一個鄧肯。

馬刺換上了替補內線卡爾·赫雷拉——曾經火箭的替補中鋒。

在韋伯的任務裏,李良和他一起打過比賽。

一看到換赫雷拉,李良呵呵一笑,心想,都說早年的波波維奇臨場指揮差,果不其然。

掘金的三分都投成這樣了,還上傳統內線,這不要命麽?

在當年,一大四小,內線投三分是非常罕見的。

為了護筐,保護籃板球,場上一定會有兩個內線球員。

這下子掘金可以繼續他們的外線亂射了。

掘金的進攻已經被李良帶起來了,球員們都開始了單打。

鮑比·傑克遜,斯蒂奇、威廉姆斯都是有單打能力的。

他們的主教練比爾·漢茲裏克上任後第一場,還想讓球隊打戰術。

80年代的掘金就是一支非常擅長投籃配合戰術的進攻型平民球隊。

可現在這只掘金哪有當年的人員配置,你又打馬刺,刻舟求劍怎麽行?

難怪搞個11勝71負,當了一年就不玩了,不是當主教練的料。

掘金趁機在第二節後半段,打出了一個15:3的超級攻擊波,一下子把比分給拉開。

原來的比賽中,馬刺就是上半場落後7分。

然後下半場發力,把掘金打得找不著北。

李良現在要讓掘金上半場盡量多的領先,下半場才有資格揮霍。

56:41,掘金15分的巨大優勢結束了上半場。

半場結束的時候,現場觀眾已經坐滿,為掘金的每一個進球歡呼。

中場休息,比爾·漢茲裏克已經不怎麽說話了,球隊上下都聽李良的指揮。

按照比爾·漢茲裏克的意思,球隊應該求穩,從防守做起,磨陣地,把優勢維持住。

李良卻斷然否決他的建議,要求球隊下半場繼續狂攻。

領先就龜縮?就你掘金這個陣容,這個防守能力,你縮的起來守得住嗎?

你以為你是底特律活塞啊。

所以,下半場開始後,掘金沒有改變他們的打法,繼續進攻。

但下半場,他們的命中率明顯下滑,馬刺的防守開始上強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