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槍的遺願(第2/3頁)

撞墻怎麽了,我直接把這墻撞通不就完了麽。

左思右想,李良決定先放過老鄧頭,進入【強投三分】的任務瞅一眼,給自己的進攻加加分。

於是,李良點進了【強投三分】的任務:

【任務,手槍的遺願,時間:1980年4月27日,地點:美國波士頓花園球館,對陣:費城76人VS波士頓凱爾特人,任務要求:替代皮特·馬拉維奇登場,用三分球幫助凱爾特人逆襲,任務獎勵:強投三分能力值+15,抵抗幹擾能力+5,關鍵時刻能力+5,任務難度:明星級】

李良一看這任務嚇一跳,之前40點以下的能力提升任務都是新秀級,40-60是普通級,60以上才是明星級。

怎麽這才20點就已經明星級了?能力值加15點?

而且,他媽的怎麽又是凱爾特人的任務?

我是個湖人啊!勢不兩立的湖人啊!

算了,來不及細想了,先進任務再說吧。

耳邊一下子嘈雜起來,沒錯了,是波士頓花園廣場。

從60年代到80年代,這裏還是那麽的吵。

20年過去,球迷素質一點長進都沒有,公共場合大聲喧嘩。

場地還是那麽破爛,地板也不修修換換,坐在場邊能看到拼木邊微微翹起來了!

李良坐在板凳上,身背44號球衣,腿上綁著厚厚的護膝。

他這是替代馬拉維奇坐在了凱爾特人的替補席上。

這是1980年NBA季後賽東部第二輪的第五場比賽。

波士頓凱爾特在主場迎戰費城76人隊,他們大比分1:3落後。

拉裏·伯德來到NBA才第一個賽季,把季後賽都進不去,常規賽29勝53負的凱爾特人,提升到了61勝21負,以東部第一的成績進入季後賽。

他們在淘汰了休斯頓火箭後,東部決賽遭遇到了強大的費城76人隊。

那時候的76人正處在自己的巔峰狀態,凱爾特人無法抵擋,前四場比賽他們1:3落後,已經處在了被淘汰的邊緣。

即便如此,第五場在自己的主場,凱爾特人球迷依舊非常瘋狂的來到花園廣場支持凱爾特人。

波士頓的球迷,在比賽沒有結束的時候,堅信他們的球隊可以完成逆轉。

但比賽的進程沒有如他們所料,費城76人不想再浪費時間,總決賽正在朝他們招手。

自1977年被開拓者奪走冠軍後,76人和J博士都在期望著重新進入總決賽,去奪得總冠軍。

前三節,費城76人一直壓著凱爾特人在打。

他們保持12分的領先優勢進入第四節,凱爾特人站在了被淘汰的邊緣。

12分的差距,在那個年代幾乎不可追回,因為三分球太少了。

這是1980年,NBA引入三分球的第一個賽季。

平均每場比賽每只球隊投出2.8個三分球,命中0.8個,命中率只有28%。

這出手數和命中率,比不上如今李良一個人的出手和命中。

三分球是個稀罕玩意兒,在大多數教練眼中屬於戰術上的盲區,異類。

在球員眼中,只有迫不得已,才會嘗試一兩次出手,能進那就是中大獎。

只有極少數射術精湛的球員,才會去嘗試這種新玩意兒。

馬拉維奇就是其中之一。

這位在70年代用華麗的打法贏得許多贊譽和得分的球員,有一個“手槍”的綽號。

說的就是他投籃出手速度快,精度高,就好像西部牛仔拔出手槍射擊一般。

但他這種打法並沒有給他贏得足夠多的勝利,他太瘦了,防守太糟糕。

打球只是好看,得分很多,卻無法帶領球隊贏球。

傷病一直困擾著他,他的心臟不太好。

在1979年,他被奧爾巴赫招致麾下,他聲明這將會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季。

“我希望我能為球隊帶來一個總冠軍,以此來結束我的籃球生涯。”

馬拉維奇在被交易到波士頓時這樣道,所有人都知道,和費城的比賽很有可能是他生涯的最後一戰了。

在來到波士頓後,馬拉維奇對三分線這種新事物很感興趣。

在凱爾特人他一個替補,每場上場時間不過15-20分鐘。

這有限的上場時間裏,馬拉維奇常規賽命中了10記三分球,其中3記是在凱爾特人投進的。

他在凱爾特人的三分命中率是75%,4投3中。

10個三分已經很多,那年亞特蘭大老鷹,整個賽季全隊也就進了13個三分球。

可以說,馬拉維奇生錯了時代,在那個內線為王,沒有三分的年代,他的能力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退役後,在1988年一次3V3的籃球對抗中,他心臟病發,死在了球場上。

死後屍體解剖發現,他的心臟比正常人少了一條冠狀動脈。

“皮特!”在凱爾特人替補席上,教練比爾·菲奇大吼一聲,“上場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