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向藍領英雄學習(第3/3頁)

一開場,李良坐在了大西部論壇球館的球員替補席上。

這也是任務麻煩的地方之一,要從替補開始做起。

湖人的主教練是凱爾特人曾經的後衛比爾·沙曼,1961年他從凱爾特人退役,所以62年的任務裏,李良沒和他做隊友。

作為一個凱爾特人的功勛,跑到湖人做教練,還帶著湖人拿了冠軍,培養了一批人才,這個老爺子李良是佩服的緊。

湖人場上的首發是威爾剛……不對,威爾特·張伯倫,傑裏·韋斯特,蓋爾·古德裏奇,吉姆·麥克米蘭以及哈皮·海爾斯通。

尼克斯在沒有了裏德後,傑裏·盧卡斯頂替成為了球隊的首發中鋒,兩個後衛沃爾特·弗雷澤和迪克·巴內特,前鋒比爾·布拉德利,以及今晚和李良打對手戲的戴夫·德布斯切爾。

在這個任務之前,李良只知道戴夫·德布斯切爾是1996年NBA五十大巨星之一,其他一無所知。

打了兩場比賽,李良查閱了相關資料,看了老的比賽錄像,對這個“藍領英雄”有了更深入和直觀的了解。

此時,場上的比賽已經開始了。

身高7尺2的張伯倫站在6尺8的傑裏·盧卡斯跟前,簡直像是高中生打小學生,跳球是輕松無壓力。

不過,這一年張伯倫已經36歲,他的體型和重量在NBA首屈一指,到了史無前例的300多磅。

但他的爆發力,體力已經大大下滑,而他的籃球技術顯然沒有練到精湛無比的地步,什麽勾手、挑籃、後仰跳投,都馬馬虎虎。

畢竟身邊的俗務太多,有太多的事要操勞,進攻端已然不復當年之勇。

他現在更多是一個內線優秀的防守者,和進攻端的吃餅俠。

湖人隊的進攻主要從外線發起,而發起人是他們的後衛蓋爾·古德裏奇。

這個左撇子白人小個子,打球異常生猛,個子不高,身形矮壯,拿球就往內線沖。

這在70年代的比賽很少見,那個時候沒有防守三秒,內線球員都蹲在籃下。

外線球員大多是連續的掩護後,運球慢慢切入,最後拋投或者近距離投射。

古德裏奇是少有的抗炸藥包往裏沖的類型。

之前他的這種打法讓他惹來不少爭議。

因為作為一個後衛,你竟然不傳球不組織,就知道自己幹?

看樣子,洛杉磯的這個傳統,是由來已久啊,祖傳的!

第一球,李良已經看過兩遍了。

古德裏奇接球後,從右路直接突破,沖籃下。

然後側面補防過來的德布斯切爾協防擋住了。

這小子還要頭鐵強行上,結果球直接打在了籃板側面,彈出了界。

那個年代的球員,爆發力和運球突破能力遠不及現在。

一旦有補防,被壓迫到底線,辦法就不多了。

“哎呀,你突你妹啊,這種機會你就要傳嘛!人家都包夾了你還不傳!”

李良第三次看到古德裏奇做出這樣的選擇,忍不住罵道。

球權轉換,德布斯切爾底線發球。

李良的老朋友沃爾特·弗雷澤掌控尼克斯的進攻。

在裏德缺陣的情況下,弗雷澤就是尼克斯的戰術靈魂。

他和古德裏奇不同,是一個真正的傳統控衛。

一切以團隊進攻為核心,很少有不合理的出手。

他打的最不合理的一次是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他38分帶走了湖人。

本場沒有了裏德後,尼克斯進攻端打的更加團隊。

鋒線上盧卡斯和德布斯切爾都有遠距離投射能力。

尼克斯不斷利用掩護,拉開空間,給球員創造投籃機會。

張伯倫受制於體型和移動速度,幾次掩護過後,會漏出空档。

德布斯切爾抓住機會,兜出來,外線接球,16尺的位置跳投出手,命中第一球。

“這防的啥,這麽大空位,16尺的位置就給人隨便投了?”

李良又是一通吐槽。

前兩場比賽,湖人之所以輸球,就在於防守端不夠給力,把尼克斯的手感養起來了。

盧卡斯和德布斯切爾兩杆槍,Biubiubiu越射越準,到第三節一波流,建立了勝勢。

後面湖人就不好打了,一直被尼克斯的野蠻防守壓著。

而李良要到第一節後半段才能上場。

要贏球,還要有數據,真是急Skr人。

33連勝,讓湖人狀態進入了一個疲勞期。

李良總結了前兩場的經驗,一定要在防守上給湖人增添活力和熱情。

同時進攻端要穩住球隊節奏,把33連勝時期的感覺找回來。

系統的任務標題總是有道理的,向英雄藍領德布斯切爾同志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