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李良的野心(第2/3頁)

魏大至這個人性情活潑,善於交際,做記者會是把好手。

但他如果做李良的經紀人,先不說他看專業英文法律條款的能力不過關,就他那種容易受人影響和支配的性格,能把李良煩死。

朱姝相反,新手,從零開始,會遇到一些麻煩,但絕不會折騰李良。

以她的學習能力和法律、財務知識背景,談合同簡直是輕而易舉。

接著,李良把更多的想法和朱姝進行交流,告訴她,NBA並非沒有女經紀人,女性經紀人一樣可以成功。

李良的言辭很具蠱惑性,朱姝被說的有些動搖了。

這時,白曉婷站出來,道:“那你讓朱姝做你的經紀人,對你來說有什麽好處呢?朱姝沒有經驗,你又不一定進的了NBA,難道不要找個經驗豐富的經紀人幫你一把?”

白曉婷的問題提到了點子上,科密也有懂球的。

李良道:“沒錯,讓朱姝做我的經紀人,短時間來說確實好處不大,甚至沒有好處。但從長遠來看,我需要她這樣一個經紀人,還有魏大至這樣的媒體朋友。”

白曉婷道:“我不明白。”

李良道:“白曉婷我問你,你姑媽住在長島的富人區,難道就真的成為紐約的上流階層了嗎?”

李良的話讓白曉婷陷入了沉默。

她姑媽和姑父從事金融和廣告行業多年,入股分紅,年入數百萬,在美國華人中稱得上成功人士。

他們在長島的別墅,價值上千萬美元,生活條件是相當富裕。

但白曉婷卻知道,在長島,姑媽和姑父並不算真正的上流階層。

真正的上流階層,是新英格蘭的政治家族,是西海岸的科技新貴,是中部的工業托拉斯,是南方的老農場主。

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在美國做到頂,也就配得上“有錢人”的稱號。

就好像了不起的蓋茨比,到頭來只是一個暴發戶。

“那你是什麽意思,要成為美國真正的貴族嗎?”白曉婷問道。

“當然不是,我對貴族什麽的沒有興趣。我只是希望在我身邊,我的同胞、朋友,能做出一些事來,能有更好的生活,能有值得一提的成就。NBA是一個能改變人命運的地方,我可以,你們也可以。

我知道,我們幾個身後都有退路。我可以跟我爸去賣拖拉機,朱姝和魏大至可以回國找到好工作,白曉婷你就不用說了。但退路就是退路,如果一個人不想往前,又何來退路?又有誰想不進一步,就開始準備撤退?

我不知道以後會怎麽樣,但我知道,這條路我要走下去,而且光靠我一個人是不夠的,我需要夥伴,我需要朋友,我需要你們這樣信任我我也信任的人。”

李良站在閣樓的中央,他目光灼灼,說出這些話來,整個人仿佛散發著一層光輝。

那是理想主義者的光輝,也是野心的光芒。

當然,其中還包裹著強烈的不想去賣拖拉機的求生欲念。

李良展現了他與眾不同的一面,讓三人都覺得有些陌生。

他們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作為對生活還抱有理想的年輕人,李良的話的確扣動心弦。

美好的生活,階級的跨越,屬於自己的上流圈子,哪個剛入社會的青年人不向往呢?

只是這個社會很殘酷,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跑道的終點,不過是某些人的起跑線。

美國同樣如此,甚至更加嚴重。

想要突破這個壁壘,有那麽幾條狹窄的通道。

職業體育無疑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幾個的確都有退路,但正如李良所說,誰想著不前進一步,就開始準備撤退呢?

哪怕是最無能軟弱的人,也做過脆弱而美好的成功之夢吧。

魏大至作為李良的朋友,一下就被說動,道:“你說的對,華人在美國總是有天花板,為什麽,因為華人不團結!憑什麽那些印度佬就拉幫結派,咱們華人就老被人說一個人是條龍,一群人是條蟲的。你看那些黑人球員,找自己的哥們、朋友當經紀人,做潮牌錄唱片,咱們中國人為什麽不行!”

魏大至說的沒錯,在NBA很多黑人球員被選中,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他們身邊的朋友紛紛踏入體育圈,做經紀人的,做生意的,純粹吃喝玩樂當社交人的。

反正依靠NBA,他們脫離了貧窮,脫離了社會底層。

他們抱團取暖,借助NBA的影響力,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而大多數華人,似乎永遠都在勤勤懇懇的悶頭勞動,攢那麽一點家底,卻免不了被人欺負。

‘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善於內鬥,’這樣的標簽連中國人自己都很難否認。

可並不是所有中國人、華人都是這麽想、這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