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4頁)

肖宇:“那就蝦肉幹和富強粉吧。”

中午,肖宇去上班的時候,去了一趟郵政局,寄了5斤富強粉和2斤蝦肉幹,還有20塊錢的奶粉匯款單。

這個禮拜林家兄弟沒來縣城,因為上工很忙,周一的時候,王奶奶又來和林依依換豆芽了。

轉眼間,時間到了10月底,這個月,林家弟弟們一次也沒來過,估計是地裏忙的走不開,而林依依靠著山藥、小玉米筍、豆芽也撐過了一個月,這個月她除了花錢買了2斤雞蛋之外,基本什麽菜都沒有買過,她覺得還挺欣慰的,不過豆芽菜是變著戲法在做,她現在對豆芽能做出好幾道菜了。但是她精打細算的生活,在別人眼中,已經是頂頂好的了。至少她有白米飯吃、有白饅頭吃,肖宇不至於吃飽,但是七分飽是有的,而她自己呢,卻能吃飽。

她知道有些蔬菜可以省,但是有些東西是不能省的,比如雞蛋。所以一個月兩斤雞蛋還是要的,每天蒸蛋羹補補身體。實在是年代影響了她的價值觀,以前買東西都不帶理智的她,現在一毛錢都要掰開來永。

10月底,林依依黑白之間的第二個小故事十萬字真假千金的稿子已經寫好了,加上5000字的民國小說,她去寄稿子的時候,把這個月的稿費也取了,七萬字拿了140塊錢,5000字拿了5塊錢。一共145塊,加上之前的77塊,有222塊了,林依依給自己在銀行開了一個賬戶,把222塊存進去了,這是她的私房錢。至於家裏平時的花費,當然用肖宇的錢了,肖宇每個月工資80塊,足夠他們一個月的開銷了。

而縣城報社那邊,林依依這個月都沒寫,在困難面前,她還是選擇了現實,先寄稿子給市裏出版社賺錢要緊,至於縣城報社,空了再說吧。

11月初的天氣,逐漸涼了,林依依沒什麽衣服,林大丫的衣服根本不能保暖,所以她想給自己買毛衣,買棉襖,至於織毛衣是不用想的,她沒這本事。這不,不管是毛衣還是棉衣,只能靠王哥了。

這天大清早的,天才微微亮,王奶奶和林依依就一起去了王哥那,肖宇抱著林五弟也跟去了,讓媳婦一個人去,他可不放心。

王哥這兩個月利用豆芽方子賺了不少錢,而且,他轉手又把豆芽方子賣給了其他縣城的黑市,所以別看他花了1000加房子買的豆芽方子,其實壓根兒不是這麽回事。

王哥:“一一妹子今天想買什麽?”

林依依先挑了兩斤雞蛋,加上居民福利,一個月三斤雞蛋,剛好一天一個。然後又挑了兩斤蘿蔔,兩斤芋艿:“王哥,你這裏有票嗎?我想買毛衣和棉衣……我家有三個半大小子、一個三歲的娃子,四個長輩。”至於肖宇,衣櫃裏有軍用的大衣,還新的,比棉衣還保暖呢,所以她只想給他買件毛衣。

王哥:“一一妹子,你要麽不出手,要麽大生意。這毛衣票我有,但是棉衣沒有,只有棉花,你也知道這年景,棉花流出來的也少,就是好的年景,棉花也不便宜,現在這棉花雖然不是必需品,但是價格也不便宜,一斤棉花要5塊,你看怎麽樣?”

王奶奶:“這可不得了了,一件大人的棉衣得2斤棉花,半大小子也要一斤半,一一閨女,你得買不少。”

林依依算了算,肖家四個長輩、加上自己、林五弟、想到最近很乖的林家三個弟弟,一共9個人17斤棉花,加上家裏的被子來個六斤的:“我要23斤棉花。”

王哥:“成,還是今年最新的棉花,23斤棉花115塊錢,毛衣票要幾張?”

林依依:“2張。”

王哥:“毛衣票我算你2塊錢一張,2張是4塊錢,加上115塊棉花,加上菜錢20,一共139塊。”

王奶奶看著肉疼:“一一閨女,你可真會買。”

林依依笑笑:“我男人剛到手的工資還不夠,我還沒捂手呢。”肖宇同志一個月80塊錢的工資沒了,但是為他爺奶和爹娘買的,不虧。

肖宇看見林依依出來,驚呆了:“你這買的什麽?”別看23斤棉花斤兩才23,可是棉花輕啊,一斤棉花面積就不少了,更何況23斤。

林依依道:“這是給大家做棉衣的棉花,今年新的棉花,給爺爺奶奶、爹娘都做一件。”

肖宇心口一動:“好。”

王奶奶:“我說肖宇同志啊,咱一一閨女可是個孝順的好閨女,你得對她好一點,不然我這老太婆都要說你了。”

肖宇:“您說的對。”

王奶奶又道:“一一閨女,你這做棉衣我給你介紹個地方吧,那地方有布,不過布的錢你的加,不用票。”

林依依很驚喜:“有這地方?”

王奶奶:“當然有了。”王奶奶作為縱橫縣城幾十年的人,對這些個地方了解的很,“我告訴你啊,這做衣服的人布料是從服裝廠拿的,都是一些有瑕疵的布料,人家走關系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