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4頁)

林依依把東西整理好,就想著晚飯了,這是她和肖宇搬出來之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頓晚飯,昨天她就煮了蝦肉幹白粥應付了,沒有一點點的技術含量,今天可不行。但是家裏就這些東西,能被稱作為菜的只有土豆和半根蘿蔔,崔蘋送來的蘿蔔還有一半。

林依依想了想,就把晚上的飯菜想好了,這個年代的人,尤其是城裏人,在年景好的時候,對番薯是看不上的,但是現代人是拿番薯當主食吃的,所以林依依很看得上,晚上蒸番薯,然後做個涼拌土豆絲、蘿蔔絲湯。想到這裏,林依依又去發黃豆芽了,發黃豆芽要三天,三天後,也能吃了。

想好之後,林依依把蘿蔔絲和土豆拿出來,洗好,都切絲,然後把番薯洗好,番薯洗了兩個,她吃半個夠了,肖宇吃一個半。然後把準備好的東西放在桌子上。像她這樣的生手下廚,最好提前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這樣做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想了想,林依依又拿出一斤面粉,然後發酵。因為是第一次做,所以林依依做的小心翼翼,心情都格外緊張。好在她把步驟寫的清清楚楚,之前問的時候,所有的細節,要注意的點,也備注的清楚。

接下來,林依依去寫稿子了。不過寫稿子的時候,她也是提著心的,因為不知道時間,就怕錯過肖宇下班的時間,這樣想來,買個鐘表是必要的。

等到林五弟醒來,林依依不寫稿子了,她帶著林五弟在院子門口走。旁邊的院子門開了,出來一個老太太:“姑娘,你們是隔壁新搬來的?”

老太太倒是慈眉善目,雖然很瘦,但是比農村裏那種瘦的只剩下骨頭的老人可好多了,她的瘦還透著幾分精神。

林依依道:“是的,我們是昨天搬來的,剛來這裏,對縣城的很多地方都不懂,還要奶奶多多指點些。”

老太太道:“你這問我就對了,我啊,沒有什麽地方是我不知道的,我兒子是鋼鐵廠的,我兒媳婦是紡織廠的……我孫子……”老太太說了一大堆,把家裏的每個人都說了個遍。

林依依也相對了解了一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已經分家了,她和老頭子是跟著長子住在這的,跟他們住在一起的是長子、長兒媳、還有兩個孫子,老太太平時沒事,就家裏洗洗衣服、做做飯,老頭子就接接孩子。聽老太太的意思,她兒媳婦是個很好清楚的人。這讓林依依有些意外,因為很少有婆婆說兒媳好的。

然後老太太的二兒子也是鋼鐵廠的,不過是臨時工,老太太的二兒媳也是紡織廠的,也是臨時工,兩人是大兒媳介紹的。臨時工是沒有房子的,分家之後,二兒子和二兒媳住在老太太和老爺子以前住的職工房。因為老爺子還活著,職工房很照顧老工人的,只要老工人沒過世,職工房就不會收回。

林依依沒有想到隔離還是有身份的人家。至少家裏都是工人,那就是有些底氣在了。

林依依道:“您真是幸福,兒子兒媳婦都有出息,現在就開始享福了。”

老太太被誇的很高興:“姑娘,你們家是幹什麽的?我看早上來了很多人。”

林依依道:“我們家裏是農村的,上午來的是我婆家和娘家人。”

老太太:“啊喲,小姑娘,那你可要當心了,現在的農村人最愛打秋風了。還有還有,你可要顧著自己的小家,男人的工資要抓在手裏,別讓你男人補貼了婆家,你也是,也別什麽都補貼娘家。這世道啊,自己過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林依依有些意外,沒有想到這老太太還是個這麽通透的人:“謝謝您提醒,我曉得了。”

老太太又道:“你可別嫌我啰嗦,就是這麽個道理。對了,小姑娘,你還沒說你男人是幹什麽的?”

林依依也不覺得這有什麽好隱瞞的,她道:“我男人是縣公安局的,原來是軍人,退伍轉業到縣公安局的。”

老太太:“啊喲,公安局好,公安局鼎鼎厲害的,原來住這裏的也是公安局的,是公安局局長,這房子風水好啊。”說到風水,老太太是小聲說的,畢竟現在不搞封建這一套。不過60年說些封建的話,還沒有人會這樣,到了66年就不能說了,動不動被舉報,紅.衛兵專門盯著你抓。

66年5月,十年動蕩的時候,紅.衛兵才成立,所以這會兒雖然饑.荒,但的確還是很安全的。

林依依想了想問:“奶奶,您知道這裏哪裏可以買菜嗎?”她和老太太靠的近,聲音很輕,“這不,現在什麽都緊張,我們也沒票,想買些東南都沒得地方買。”

老太太左右看了看:“小姑娘,你這話問對人了,你想買什麽啊?”

林依依本來也就隨便問問,而且按照這老太太的性格,她就覺得老太太肯定有門路,沒有想到還真的,林依依道:“我想買點蔬菜、蘿蔔,青瓜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