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4頁)

林依依抹了一把眼睛,把對家的思念、對父母的思念,壓在心底。

等到晚飯的時候,林大軍帶著林三軍和林四軍回來,看到林依依拿出來的初中課本,他高興急了,就算書是舊的,缺張少頁,也沒有減少他內心的喜悅。其實,這個年代的人都習慣了貧窮,所以他們並不會很在意書的新舊,能有書,他們就高興了。

林大軍咧開嘴:“謝謝姐。”他抱著書,緊緊的。

林依依:“書有幾張是缺了的,到時候把缺的抄寫上去就好。”

林大軍:“哎,姐那我們什麽時候開始讀書啊?”

林依依想了想:“等我出嫁之後,上午天氣涼一點,大家繼續找吃的,下午天氣熱,就在家裏讀書,你覺得怎麽樣?”

林大軍:“挺好的。”

林三軍、林四軍自然沒問題了。

也許是可以讀書帶來的影響,這幾天林大軍、林三軍和林四軍都是興致高昂的。這一天上午,他們出去找食物沒多久,林家院子門口就響起了陌生人的聲音:“請問林一一家是這裏嗎?”

林依依正在寫東西,林五弟在屋子裏自己玩耍。聽到有人來了,林依依一邊出去一邊應道:“是這裏的,哪位啊?”不過不用等對方回答,她就知道了對方,是郵遞員。

郵遞員道:“你是林依依嗎?你的信件,來簽個名。”

林依依:“好的,謝謝。”她拿著信看了下,看到寄件人地址,整個人興奮了起來,是縣城的報社給她來信了,等於快一個星期了,終於來信了。

等郵遞員走了之後,林依依回到屋子裏,迫不及待的拆開信,她當時投的稿子有三份,一份是1000字,寫的是歌頌祖國的風貌;一份是3000字,一個小故事,寫的是老百姓之間的相互幫助;一份是5000字,是連載的長篇小說,寫的是民國時代的愛恨情仇。現在收到回信,1000字和3000字的被錄取了,5000字的被退了回來,沒有想到報社看不中的稿件竟然會退回來,要知道她在現代投稿的時候,沒被入取的稿件是不會退回來的。

回信的是一個編輯,姓於。於編輯表示,如果林依依以後還投稿的話,可以直接寄稿件給他,同時表示,因為咱們的縣城比較偏,所以這邊投稿的人非常少,也有因此,歡迎林依依積極投稿。另外,還委婉的告訴林依依,像5000字的這種長篇小說,不適合投在他們這種小地方的報社。

此外,於編輯說了稿費的問題,現在稍微有點名氣的人,都是按照千字4塊錢算的,但是林依依是新人,所以給她千字兩塊錢的價格,給出這個價格也有原因的,希望她以後投稿積極一點,因為縣城的報社是真的缺人投稿。

林依依看得出於編輯的誠心,不然也不會透露這些事情。當然,她也看得出報社想征收稿件,這對林依依來說,就是個機會。

最後,是一張8塊錢的匯款單,一共四千字,稿費8塊錢。有了這次的稿費,林依依對於收養林五弟有了底氣。當然,她沒有自信到自己每次的投稿都會被看中,但是即便一個月能被看中一兩次,這也是她的底氣。

對於投稿事件,她也有了新的想法。

縣城的報社和外面大城市的出版社,在征收稿件時,偏向的題材和風格是不同的。出版社偏向故事性強的,而報社偏向於寫實風格的。

有了想法之後,林依依很快有了思維。投稿到出版社的,她寫了兩個故事,一個是之前被報社退回的民國文,一個是快穿故事,當然,關於快穿的故事,和綠江小說裏的快穿是有些區別的。快穿故事中的主角是個警察,白天的時候,他會正常去警局上班,到了晚上,他就會做夢,在夢中,他成了別人,每個夢,都是不同的身份,有的夢中,他還是一個警察;有的夢中,他是一個孤兒;有的夢中,他是被拐賣的孩子;有的夢中……在夢中,他做了很多的好事,幫助了很多人。這個小說的名字叫黑白之間,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主角在白晝和黑夜的兩個身份,一層是黑白即為真相。林依依寫的第一個故事,叫人販子,主角的身份是個警察,他為了尋找被拐走的孩子,辭去了警察的身份,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那些孩子,搗了人販子的窩。

林依依寫的時候,思維非常的好,所以兩天就寫了三萬個字,幾乎是一半的故事內容,寫好之後,再檢查了一邊,然後和民國愛情小說一起,去公社郵政局給出版社寄去了。從公社回來之後,她又去了一趟肖家。

肖家只有肖母和肖奶奶在,兩人在做手工活,順便照看一下肖老大的一雙子女,至於肖家其他人,當然是出去找吃的了。肖家的糧食的確是有的,往年存下來的也有不少,主要是肖家勞動力多,吃白飯的人少。加上這幾年肖宇拿回家的好東西。可就算家裏有好東西,有糧食,秦香菊也是藏的牢牢的,別人家怎麽吃,他們家也是怎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