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一家人就要一起快樂!

對於和漢城放送的合作,千原凜人很重視,將其視為打破櫻島、東京放送TEB等台在轉播權方面封鎖的重要籌碼,回了電視台就命令總務二課去盡可能地收集資料,準備好好研究一下漢城放送以及他們需要什麽——雙方私下裏已經達成了合作意向,但正式合作還要經過兩家電視台談判後才能確定的。

他很用心,花了大半天時間好好了解了一番韓國放送圈的情況,基本確定了,漢城放送應該就是後世的首爾放送SBS沒錯,也就是後世網絡上俗稱的“傻不傻”。而SBS的主要競爭對手,分別是韓國放送KBS和文化放送MBC——這兩個俗稱分別是“摳鼻屎”和“面包車”。

韓國無線電視台方面,目前也就只有摳鼻屎、面包車和傻不傻這三家了,此外還有幾家小型的有線電視台,但影響力有限,一般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

而這三家中,規模最大的是KBS。

KBS是一家國營電視台,由政府百分百說了算,也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的電視台,目前擔當韓國的收視霸主——在底蘊方面,KBS的性質和NHK相當,行事超級便利。

這應該就是SBS主要想要打倒的目標。

規模其次的就是MBC。

MBC最初也是一家以民間資本為主的商業台,發展得相當不錯,但在八十年代時韓國有過一次大規模的輿論管控,其中就包括“電視台強制合並政策”,把當時幾乎所有韓國私營商業台都合並進了KBS,而MBC雖然因為影響力較大幸免於難,但被迫移交了大部分股權,由韓國政府成立了一個名為“放送文化振興會”的機構來主要持股,實際上也成了國營電視台。

不過到了九十年代,韓國社會自由主義氣氛日益高漲,MBC內部的鬥爭也從未停止過,韓國政府迫於民意又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把“放送文化振興會”的九名董事由政府全部指定,改成了推舉任命制——執政黨、在野黨和經營方各推舉候選人,然後由總統從中按派系各任命三人,湊成一個三三制的董事會,最後再由這九名董事勾心鬥角,任命台長以及高層幹部來負責運營。

簡單的說,MBC是公私合營制,但新聞方面更傾向於韓國政府,只是有時候內鬥得太厲害,經常像神經病一樣亂抽風,做出種種古怪離奇的行為,使人難以確定他們到底是什麽立場,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的電視台罷工大戶——從八十年代開始,平均每年大規模罷工1.8次,最長的一次190多天,導致85%以上的節目癱瘓停播,觀眾都看傻了眼。

這方面要是有世界紀錄,MBC應該有角逐冠軍的實力,但別的實力嘛,內鬥成這樣,十成本事能用出八成就不錯了。

最後就是SBS這個一直被捶的小老弟了。

這是一家100%的私營商業電視台,草創於九十年代初,不過那時叫漢城文化廣播,信號覆蓋範圍較小,就只有漢城及周邊地區,也沒什麽制作能力,後來被韓國財閥扶持才開始逐漸壯大——韓國政治鬥爭比一般人想象中激烈得多,還是全責任獨立檢察官制度,沒人管得了,窮小子當上檢察官十有八九就想去捅捅各大財閥的屁股,沒事就想揭露追究點財閥的罪行,哪怕事後前途盡毀,被發配偏遠邊疆也在所不惜。

因此,韓國財閥也需要自己的喉舌,也需要引導乃至操縱民意,這才有了SBS,但SBS的路並不順,經營電視台不是只有錢就行的事兒,哪怕資金方面並不匱乏,完全可以燒錢,但就是燒不出效果,竟然在九五年前後陷入了經營困境,不得不花了一年的時間再次重組,順便也把放送範圍擴大了全國,這才成了現在的漢城放送,然後……

又被KBS和MBC按著捶了一年多,實在難以破局,眼看又要走上老路,只能開始叫“救命”。

千原凜人了解完背景資料後,倒覺得情況不算復雜。當年關東聯合也是這熊樣,他一捶四不也抗過來了,現在換成捶兩個,等於工作量減半了,更稱不上什麽難題。不過他就不是粗心大意的性格,行事從來慎重,很快就讓人送來了近幾年韓國的電視劇、綜藝節目錄像,開始惡補——他也記得一些經典韓劇,腦海中的影音碎片也有一點相關內容,有信心應對挑戰,但也要知己知彼,同時避免一下和別人撞車,免得不小心成了抄襲犯。

當然,相關計劃也要開始做起來了,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

在他默默準備中,時間很快就到了十二月初,SBS的代表團悄然無聲地就來到了關東聯合,開始就兩台建立合作關系展開正式協商——幕後交易早就搞好了,現在僅就是明面上的工作,大家坐下來確定一下各方面的細節,把一些口頭承諾落實成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