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世態炎涼

“說說看你的方案,挑重點的說,我懶得看。”顧鯤掃了幾眼後,重新翹起了二郎腿。

陳克深吸了一口氣,知道能不能重新抱到大腿,在此一舉,當然要盡量簡明扼要說人話。

“我們處的同事們草擬的補償計劃是這樣的,給被動遷的人群幾個選項,充分考慮到有些人有錢、追求未來的想象空間最大化,而有些民眾比較缺現錢,只想落袋為安。

想象空間最大的方案,是允許阿門按照國籍人口每人300平米的占地面積,在現有市區周邊按規劃圈地,同樣是允許他們最多自建三層樓,戶型不限,未來也永不收取物業稅。不過代價是這些建築也永遠不能投入房地產市場買賣,相當於是某些國家的小產權房。

既然是自宅地,未來塌了舊了他們想重建想翻修,只要不突破規劃都可以,我相信這一方案可以最大程度擺平那些已經有自建房資金的漁民和農民。

第二號方案,就跟蔡處他們最核心的規劃是一樣的,國籍人口每人占地200平的權益,建設規劃跟前一項相同,但是蓋好的房子可以入市交易,也可以出租。而且自首次進入市場流通後,就要開始按年度計征物業稅,我們就仿照大洋國大部分州的稅率好了,按照房子的市場估價1.5%每年,收取費用。

這套方案,對於那些對自家居住條件豪華程度沒什麽講究、未來也沒打算住大型豪華別墅的中產階級,吸引力較大。將來外籍勞工多了之後,他們還可以當包租公,出租給暫時在蘭方買不起商品房的長期打工者。

不過,無論是第一還是第二方案,都只是給一個占地建設的許可權,對於掏不起蓋房子啟動資金的市民,我們還有集中委托建設的第三套方案,可以把國籍人口每人占地200平的指標,置換為公費建成後的450平多層洋房、或360平的豪華電梯公寓——

當然,折算後說的是建築面積而非占地面積了,因為前面的200平是占地面積,允許蓋三層相當於建築面積600平。具體未來還可以根據各個國家規劃的新建小區的戶型、建設成本、地段作置換微調。”

陳克說到這兒,顧鯤稍微有些亂,就順著他的描述找到了草案裏的一些附表,仔細掃視幾眼,那個更加直觀一目了然。

陳克這個方案,相當於是給那些“有土地蓋房權但出不起蓋房成本”的窮人,直接按照土地面積打七五折再乘以三層樓的比例,給多層公寓的現房置換。

這個價格,在目前的蘭方應該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因為之前的蘭方地皮價格並不貴,房子的成本裏面,建設成本的占比還是挺高的。

可以設身處地換算一下,21世紀初,華夏國內的農民,在農村起個三層小樓,講究施工質量的話,二三十萬施工成本肯定是少不了的,同期地價才多少呢。很多農民外出打工,都要攢好幾年的錢,寄回家蓋小樓。

隨著時間的推移,蓋房子的成本占比肯定是越來越低的。1980年代國內黑市價一噸鋼筋都要兩千塊(價格雙軌制的時候,計劃內的白市價八百塊一噸,但供不應求,不憑票不憑劃撥的就是要兩千),三十年後依然是兩三千一噸,幾乎沒漲。

因此只拿兩三成的占地面積期權,換取實打實地官方承包掉建設成本,如今對相當一部分人是有吸引力的。

說句題外話,後世很多人只是看到每過七八年、工資翻倍之後,豬肉價格也是兩塊、四塊、八塊、十五塊、三十塊……地往上翻,就覺得工資上漲被物價通脹吞了。但那只是因為這幾十年裏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並沒有明顯提升,所以農產品當然應該跟著漲。

但工業品的生產率是隨著科技進步一直提升的,所以豬肉兩塊的時候鋼筋兩千一噸,豬肉三十了鋼筋還是兩千一噸。四十年前汽車幾萬塊一輛四十年後還是幾萬塊一輛,衣服幾十一百一件,幾十年後還是幾十一百一件,電子設備反而還越來越便宜了。

要體會到一個國家工業化發展的幸福感,就別只拿著工資盯著豬肉,多看看工業消費品,多消費那些東西,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說句大實話,很多老一輩的人感受不到進步的幸福感,只是因為他們的消費觀默認一輩子不買車(以及很多其他早年被認定為奢侈的工業消費品),所以車相對工資便宜了這個事實,所帶來的社會幸福感,跟他們沒關系罷了。

……

扯得有點遠,一言以蔽之,顧鯤覺得陳克草擬的補償方案雖然說不上劃算,但至少選項比較面面俱到,哪怕有可能讓出去一部分利益,卻最容易在短時間內把所有人搞定。

顧鯤不差那點小錢,他要的是全市一盤棋,要的是從頭到腳整頓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