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自願收人民幣

顧盼跑完海關的報稅提存手續後,大夥兒總算可以開始正式賣魚了。

不過她拿回來了一張待繳憑證,自己搞不懂,就追著顧鯤問:“哥,為什麽報關不用交現錢呢?只核查登記了每種進口魚的分量。”

顧鯤:“廢話,這是生鮮啊,誰知道我們能不能及時賣完?到時候沒賣完,我們可以拿著爛魚的屍體去銷掉掉一部分重量、少交對應的關稅。提存登記制度就是為易腐壞交易標的而設的。”

顧盼又想了想:“但是我看這張稅單上的指導價好低啊。”

顧鯤拿過單子看了看,耐心解答:“上面不是寫這麽,青衣蘇眉這些,他們都按石斑報關的,肯定是粵州海關原先沒進口過那幾種高档貨,沒歷史記錄可以參照,只能按近似品類。不過這沒關系,說起來還是我們賺了。”

“船長,您懂得真多。”陳麗龍五感慨地佩服,他們愈發覺得老板真是有見識,跟著這個老板混能學到本事。

顧鯤並不在乎這些恭維:“別廢話了,既然所有手續都完了,你們倆幫忙一起賣魚。”

“好的船長。”

漁港本來就兼著魚市的角色,碼頭上無數水產商人在那裏穿梭,一條條跟靠岸的漁船談生意,所以大部分常見的魚並不需要專門去找買家。

一行人來來往往忙到中午時分,那些非報稅的本地魚種基本上就賣得差不多了。

陳麗午飯都沒空吃,先給他報賬:“船長,我們一共賣出鯖魚5噸、舌鰨4噸、馬鮫3噸、鯧魚2噸。這幾種每公斤成交價4到10塊,一共7萬人民幣。

另外還有比較貴的品種,各種石斑魚500公斤,鯛魚600公斤,大海蝦、梭子蟹一共300公斤。這幾項每公斤批發價在30~50塊,一共5萬。

最後就是東星斑50公斤,金槍魚120公斤,旗魚肉200公斤,每公斤批發150~200,也是5萬。另外,還有那幾個按照進口貨報關的魚種沒賣,海關剛才的提存報稅員說,會給我們安排買家。”

顧鯤心算了一下,一船魚一共將近20噸,已經賣掉了15噸本土魚種,回本17萬人民幣,還剩兩三噸報稅的名貴熱帶魚沒賣。

顧鯤便順著陳麗最後的匯報追問:“海關還管介紹買家?憑什麽?”

陳麗:“剛才我跟顧小姐去辦手續的時候,聽說是因為其他個體戶商人拿不出美元付給我們——進口商品按理是要用美元交易的,但是華夏有結匯管制,普通人拿不出美元。”

顧鯤對這種渠道沒抱什麽期望,不過既然是海關方面好意幫介紹采購商,面子還是要給的,見一見吧。

……

吃過午飯,顧鯤和陳麗就被請到了附近海關辦公樓的一間會議室。而妹妹和龍五被他留在碼頭看著船。

顧盼年紀太小,顧鯤也怕她搞不清楚這些法務手續,所以這種洽談場合只能帶陳麗。

會議室裏客人不多,除了顧鯤,其余幾個都是白人。顧鯤估摸著他們都是澳洲、紐西蘭那種來賣龍蝦和和牛的。

幾分鐘後,一名負責牽頭的海關工作人員,帶著粵州幾家對口的國營進出口公司的代表到場,雙方開始例行談判。

因為顧鯤牌面最小,他只能先圍觀別人談。

94年粵州已經挺發達了,每年的高档食材/海鮮進口量非常可觀。尤其每年春秋兩季的廣交會,需要大量的裝逼奢侈商務洽談消費。

國家的想法很樸素也很急功近利:花外匯進口奢侈消費品、好吃好喝伺候外商,是為了在出口博覽會上賺回來更多外匯,所以這方面出手大方。

而排在顧鯤前面的那幾個外商,賣的都是行情比較透明的品類,所以很快就成交了,雙方沒什麽分歧。

打發完那些大商人,終於有個粵州生鮮進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員,來跟顧鯤這個萌新詳談。

“顧先生是南洋華僑吧?那咱就說中文不介意吧?鄙人姓朱。你們這次帶來的品類,原先沒見人賣過,我們中午的時候,緊急研究了一下。

這些魚種在馬來西亞當地的行情,大約是比除了東星斑之外的其他中高档石斑魚,再貴10%~20%。

所以,我們也願意按照粵州本地的中高档石斑魚進口價,上浮15%,來收購你們運來的青衣和蘇眉等品種。”

顧鯤:“朱經理,這不可能,在馬來西亞這魚是原產地,都要比中高档石斑貴兩成。到了粵州,這就是從未見過的熱帶魚,拿去請客多有面子,這個附加值得值多少?要是賣那麽便宜,在當地我就賣了,何必辛辛苦苦跑兩千公裏來粵州?”

“你們這些遠洋國際捕撈的,本來就是撈到哪兒賣到哪兒,在哪兒上岸根本沒差吧。”進出口公司的人還自以為在壓價方面很懂行。

雙方一番唇槍舌劍,那個朱經理始終只答應以每公斤70塊的價格批量收購蘇眉、60塊收購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