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不速之客們(第2/3頁)

可見孫大聖發明出“互聯網便利店”這個詞是多麽貼切。

而且狗東上菜的時機非常好,恰好卡在阿裏的前邊,顯示出自身對這個版圖也不是沒有雄心壯志。考慮到狗東在國內首屈一指的物流和倉儲能力,絕對是武裝到牙齒的感覺。

相比之下黃團看著張牙舞爪,真正能夠用來砍切小康的其實是黃團閃購,一個主打30分鐘送貨上門的業務,號稱萬物到家的LBS電商平台,也是黃團在電商領域做的第一個嘗試,年成交額不到1000億。

這個領域是小康的短板,新零售下小康主打的是到店消費,而這項業務名為“同城零售”,實際上和到店消費此消彼漲,壯大之後肯定會削弱小康用戶的潛在購買意願,除非小康不惜損害到店這一核心用戶場景,也開展配送到家。

然而狗東到家看著黃團開展這項業務笑而不語。或許比GMV狗東到家不如黃團閃購,這是黃團的流量優勢,但是比起整合供應鏈的實力,比倉儲物流,比品控和履約成本,達達集團在去年風口浪尖上能夠遠赴納斯達克上市就足以說明實力了。在狗東到家的眼中,恐怕仍然只有阿裏同城事業群一個勁敵。

這方面其實反而是阿裏最有發言權,笑稱黃團是三輪車和騎手共同運營的電商平台,因為一不控貨二不控倉的模式天貓超市自己就幹過,只不過很快吃到苦頭,一部分代銷老老實實轉直營,才改善了供應鏈和運營的效率。

當然,並不是說黃團意識不到需要向後端發力,但是遠不如大狗東有壓迫感。對小康,則是全方位的壓迫感,楚垣夕心目中直接將狗東小店重新列為最高警惕等級,安排人手密切觀察動向,提防大狗東突然再出什麽新招,然後直接殺過來打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位大玩家是狗東的死對頭江寧。江寧可謂改名界的一朵奇葩,從電器改名雲商又改名易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它是真有錢,能去意大利買下在國朝球迷心中占據很重要地位的國米,那不能是一般的有錢。

這個鈔能力體現在便利店上就是開店速度極為狂野,不是一般的狂野,而是讓小藍杯都瞠乎其後的狂野。至於小康這種以穩紮穩打著稱的更是弟中弟。

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前江寧小店正是因為步子過於激進才扯到蛋,當然,核心問題仍然是方向問題,所以才在大量開店之後大量關店,給人折戟沉沙之感。

和大狗東做死敵意味著狗東要做的事情我也要做!因此,幾乎前後腳,江寧也重新發力便利店。

江寧因為和阿裏有著一點同盟關系,江寧能夠得到的服務並不少,而且策略上對小康的威脅更大,因為他們的店直指社區,不懼於和小康近距離肉搏。這讓小康的地面團隊非常興奮,有仗可打對員工個人肯定是好事,天下太平獎金誰給發?

實際上楚垣夕比較意外的是江寧居然沒有等阿裏最關鍵的區塊雲,而是跑去和724合作。這就可以看到江寧急迫的心態,從APP來看也是如此,存在大量山寨的痕跡,做產品不能說不用心,抄的用心也是用心呢!

當然,在對產業變革理解不深的情況下,抄正確答案是個最穩妥的選擇,怎麽叫互聯網便利店啊?不明白沒關系,抄小康的答案,抄著抄著可能就明白了。

所以楚垣夕甚至不願意稱之為不速之客殺到自己面前,因為這種建設策略很長時間內擺脫不了跟隨者的標簽,迥非殺過來可比。而且,他們要是從阿裏拿服務,叫不速之客也就罷了,就為了早幾天,跟724合作那區塊雲的解決方案,那是相當的速。

第三位不速之客自然就是阿裏了,只不過阿裏本次出手並不是拿出帶有騎行數據的產品,更不是對雲區塊鏈有什麽想法,而是著手組建聯盟,並且發布了自己面對未來的商業計劃。

此舉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商業計劃瞄準的都是小康目前已經成型的功能,由同城零售事業群領頭,對AI團長的聯盟成員下手。而且阿裏將KPI定的非常激進,以拉攏到小康盟友跳反為KPI,雖然對外的宣傳上不能這麽說,但小康上下必然如臨大敵,使得楚垣夕這邊必須點對點進行應對。

實際上小康內部雖然緊張,但也有一股自豪的情緒在蔓延,能被大狗東、黃團和阿裏同時針對,在國朝就沒有第二家!而且,阿裏來勢洶洶但是它畢竟來晚了,否則就不是拿自己還沒完成的功能去對準別人已經成型的業務,而是用雙方都在發展中的業務進行PK。

這裏一進一出差的是二。差了二,就使得阿裏雖然發出宏大的商業計劃,充滿感召力的文案比得上當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是到了商家層面,肯定要考慮一下是否跳出目前小康營造的相對舒適的環境,去迎接阿裏尚未驗證的計劃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