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填補空白?(第2/4頁)

實際上這是黃團比較滖的地方,因為沒有信心讓別人先跑。阿裏追趕區塊雲的短板需要一年,所以沉得住氣,黃團自己都不知道需要幾年?因此只好引入724的服務。

只是這個引入也很神奇,既不是走類似於開源平台一樣的流程,也不是提供接口輸出服務,而是724派出島國攻城獅一家一家上門去對接服務,把黃團搞得雞飛狗跳欲仙欲死,必須先做切割,哪些代碼可以給人看。要知道黃團的歷史課時不短了,裏面有著大量祖傳代碼,這個工作量,emmmm……

其實這也是楚垣夕比較納悶的地方。像724這種合作方式就不可能幻想出現一堵不透風的墻了,如果有的話也是一堵像透明的篩子一樣的墻,讓小康一方需要花費最大精力的地方是排除掉雜亂的信息,724帶來的合作流程相當於對他公開。

因此,他和小康甚至巴人的管理層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724為什麽不是自己拿出一個軟件包,然後開放接口給合作者,讓他們調用API,從而實現他們自己的區塊雲業務。如果小康本著開放開明的精神引入合作者,肯定是這麽個流程。

但是724這個方式,楚垣夕長這麽大了只在某些遊戲大平台不信任研發方的實力時才見過類似的行為。也就是派出攻城獅去研發公司,打開對方的後台,在對方的代碼包裏直接寫SDK的形式。

為什麽要這麽做呢?固然,很多年前國內工業界引入島國技術和產品的時候就是這樣,如果需要維修,先交一大筆費用,然後島國工程師過來之後不讓觀看維修過程。人家賣產品,但是要做技術封鎖。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這技術,不是國內做到“進口替代”填補空白,而是您特麽做的“國產替代”啊喂!而且,火都燒眉毛了,您還封鎖個毛啊?

小康上下百思不得其解,可能,這就是島國IT界的風格?

然而實際上完全不是,內田先生是個穩當人,所以還把持得住,孫大聖在矽谷都已經怒了!說我們這麽搞能成?要打敗小康,首先要在效率上打敗小康,現在別說打敗小康了,特麽阿裏過幾個月就攆上來了好不好?到時候還打什麽勁啊?啊——

因此內田也被逼的不得不說的直白一些,這讓含蓄了一輩子的老頭感到非常不適。

“李桑,王桑,你們兩人不知道孫先生的苦惱。我們,我是說我和孫先生至今不知道這個神秘團隊的底細,甚至連他們在哪裏,團隊構成,leader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這項服務對我們確實非常重要,至關重要,但是這麽至關重要的工作,框架內的重要技術服務商不露面,我們需要承擔多大的風險啊?這是正常人能做出的選擇嗎?對方的技術如此出色,卻藏頭露尾的,這是為什麽啊?”

其實這也是大聖急於和對方會面的原因。一個是溝通的問題,且不說將對方吸收並入體內或者組建一個基於雲區塊鏈技術的平台型企業讓對方占據滿意的股份,就輸出服務本身來說與技術團隊的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724簡直成了一個“技術轉口貿易商”,說不好聽點叫二道販子,關鍵是還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二道販子,所以才采用了讓合作者乃至整個市場都一臉懵逼的合作框架。寶寶心裏苦而且寶寶不能說!

比起溝通,更重要的是對方莫名其妙的態度。一開始堅持不見面那叫猶抱琵笆半遮面,後來叫矜持,叫端著架子,叫高傲,都特麽已經把服務接進來了,這邊如魚盼水,您還堅持不見面是因為長的太醜了嗎?

王月恒當然理解,十分的理解,心說要不是實在沒的選了您當然是不會采納我提供的選項。關鍵是耿斌這個孫子明明很強但是過於謹慎!接頭的時候誰知道他居然這麽硌澀啊?

事到如今王月恒也有一絲悔意,因為本來他只是想看個熱鬧,看熱鬧的不嫌事大所以才把耿斌這個資源引薦給李靖飛。因此他們的合作框架合理不合理,嚴密不嚴密,高效還是搞笑,跟我有一毛錢關系嗎?

結果孫大聖一看居然有人能拿出和小康區塊雲差不多的技術服務,對王月恒的利益可不是一般的照顧,這一下子就不只是一毛錢的關系了!

這叫屁股決定腦袋,此時彼刻王月恒對耿斌的怨念其實比內田更重,甚至比孫大聖更重,但是大清都亡了,現在說這個還有什麽用呢?

恰恰是因為知道耿斌的底細,所以他才知道耿斌無論做出什麽事情都不意外,更不會去考慮他的感受,或者考慮孫大聖的擔憂。

因此他也不得不甩鍋。“內田先生,對方執意不出現,我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但是總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影響到對於對方技術的利用啊,暫時只能維持現狀了。好在最近推進的都還不錯,有不少合作方四月份就可以大規模推動咱們的雲區塊項目,咱們現在就不要想那些控制不了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