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別人眼裏的小康(第2/3頁)

結果就是霧技術在落地時和中心化的數據中心相比不但沒有效率上的提升,反而因為額外的網絡傳輸有所損耗,因為采用區塊模式之後無法避免的訪問效率問題而變得低效,只是一種單純的算力收集的手段。

那麽,霧方案和傳統的中心化雲數據中心相比,到底誰的效率更高,變成了詭異的位置問題,也就是雲中心的位置和用戶需求的位置,還有該區域霧算力單元的密度,這根本不是商業化解決方案能解決的問題。

吃不透這項前沿技術的島國攻城獅一直很疑惑,我們要區塊鏈幹嘛用呢?就為了數據透明?但是不用區塊鏈不是還能增加點效率嗎?效率都趕不上傳統方案,商業落地都落不了,要那麽透明還有什麽用呢?

問題是霧方案本身就是在小康健康幣上鏈之後才推出的,人家健康幣都已經大行其道了,您這效率問題還搞不定,您問我區塊化有什麽用?你看看小康那邊有用沒有啊?

因此當初724內部吵成一鍋粥,本就缺乏互聯網基因,這麽一吵吵,企劃部門和研發部門差點打起來,項目都有點崩潰的架勢。

結果到了12月份,忽然,孫大聖通過國朝這邊拐彎抹角的關系引入了一組第三方服務,效果立竿見影,馬上顯示出不一樣的活力。這才使得島國那邊率先推出類似於健康幣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才使得724在國朝能夠反攻倒算。

可惜就是反擊慢了一步,使得小康在不受阻力的情況下放飛自我。

要說雲這個東西是真的好,它的價值不單體現在算力上。雲服務是要輸出服務的,輸出給誰?大量的後端對象。這就使得雲服務商可以被動增加對各類後端業務模塊的理解,這些用戶的流程控制、采購方式、質量檢測和物流等等業務細節盡收眼底。

而且後端用戶們還不能不給看,相當於普通人用APP就得被無良APP窺探隱私一樣。無良APP國家還能通過約談進行限制,雲服務商怎麽限制?

因此只要擁有雲資源,就可以對後端企業們進行滲透和控制,他就不是一個資本能力問題,海量的數據構成了龐大的剩余價值。

更有趣的是,國朝企業家普遍沒有安全感,對社會信譽體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體現在雲服務的交易中的就是更願意相信有品牌有口碑積累的。724雖然在雲賽道內是個新丁,但是信譽卓著啊,不管是不是真的卓著,國朝的企業家們都會認為本方信譽卓著。這又是個巨大的品牌效益。

“李桑,你和王桑,到底能不能讓第三方服務團隊盡快並入我們的體系?我不明白為什麽對方始終拒絕,現在這樣的架構雖然也可行,但是效率上始終還是低了一些啊。他們還在矽谷嗎?孫先生已經在矽谷了,如果方便是否能夠安排雙方直接見一見?孫先生對會面的期待值非常高。”

李靖飛心說如果直接見到了,我和王月恒的價值不就消失了嗎?“內田先生,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對方團隊真的是完全封死了所有溝通的余地啊。而且現在據說已經離開米國了,整個團隊搬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去了,我也不知道對方這是圖的什麽。”

其實他十分清楚對方圖的是什麽,因為整個團隊沒有一個無辜的。所以,換成普通人,聽說孫大聖想要會面,不得樂得蹦起來?但是耿斌團隊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至少耿斌本人絕對不敢。會面,要不要讓技術團隊出來溜溜?出來溜溜就會和不該說話的人說話,就有可能說出不該說的話。

所以,李靖飛知道他們在米國有案底,十分理解他們轉移陣地的動機。

但是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目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能節外生枝。

在內田看來,小康跑的太遠了,追起來費勁,但在李靖飛看來,能追而且有希望,那就是大大的好事啊!別看這些天楚垣夕頻繁接受專訪之類,風頭一時無兩,但是王月恒給埋的這根刺可是正在茁壯成長中呢。

關鍵是李靖飛和王月恒兩個人個人的利益得到巨大的提升,孫大聖又不是個摳門的人,不可能只有“奉為上賓”這種無形的獎勵。但這一切都來自耿斌團隊的穩定技術輸出,否則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罷了。

此時被他們視作大出風頭的楚垣夕正在瀏覽最近的工作計劃表,不但有他的,還有兩家公司的重點項目安排和推進進度等等。這個時間窗口是小康最後一個可以全力以赴不怎麽受到幹擾的時間窗口,阿裏就算要來也是4月份,724暫時還在做內部梳理。因此,後面怎麽走不好說,4月之前的宣傳肯定要火力全開。

好在,因為早就憋著打這場一波流的戰役,楚垣夕準備的彈藥還是足夠的。2月份是《我服了》,3月份變為《羅馬之敵》動畫電影,4月份則由《稷下學宮2》接档。這档綜藝其實早就拍完了而且可以上,但是因為小康完全控盤,可以要求泰山台配合,自行決定档期,楚垣夕早早給安排到了4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