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準備開戰(第3/3頁)

為什麽他們這麽有信心?按說在本地生活領域被黃團盯上不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嗎?商場和KTV還好,餐飲點位不是分分鐘淪陷?

問題是到了2021年的今天,幾乎,所有商家都很清楚凡是跟某平台深度綁定的都會淪為平台的打工仔。這個效應已經顯示的非常殘酷,無論什麽類型的平台都是一樣的,對平台來說這些打工仔活著就好,微利或者微虧都可以,有時甚至不管打工仔的死活,簡單的一個規則變更就讓打工仔們生不如死。

譬如說2018年底抖音上的短視頻帶貨,綁定程度不可能不深,但是當抖音轉型鼓勵直播帶貨的時候,所有不會直播只會做短視頻直通車帶貨的MCN當場去世。

再舉個不特別典型的例子,譬如說物流界的巨無霸平台菜鳥網絡。在當年制約阿裏電商的最大瓶頸是物流,本來菜鳥是要自己做物流的,但是親自下場做物流之後發現不是這塊料,不是人人都是大狗東可以自建物流。於是改做平台,出發點是解決物流效率問題,盡量避免物流爆倉。

於是隨著基礎設施和數據應用平台的建立,標準的統一,四通一達確實降本增效,成為很好的技術中台。

然鵝,快遞公司也始終害怕自己蛻變為阿裏系的運力,害怕菜鳥搶生意。可是,即便阿裏給出莊嚴的承諾,同時快遞公司有心提防,但是總不能阻攔菜鳥堂堂正正的發展。

隨著菜鳥對其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開展更深化的業務,在全國各地圈地建立更多的倉儲,支撐智能骨幹網絡,整個平台逐漸從利用數據促進快遞公司效率的協同者,變身為深入到物流體系各個鏈路和毛細血管中的掌控者——

四通一達把提效這件事寄托在菜鳥身上之後就越來越離不開菜鳥了,菜鳥每變強一分,依賴就增加一分,區域市場中滿都是菜鳥在他們背後晃蕩。

結果就是隨著菜鳥用數字化穿透整條行業鏈,匹配了新零售端到端的供應鏈能力之後,也就完成了快遞到物流全鏈路的擴張。什麽冷鏈生鮮、快消品,乃至大家電,快掉都有倉配解決方案,菜鳥是大中台,蜂鳥的到家即時配和丹鳥的末端物流落地配成了菜鳥的小前台。

更可怕的是丹鳥還可以作為前置倉來使用,這是四通一達以加盟商為組織架構的物流拍馬難追的,能夠大幅縮短配送距離。

到了這一步,菜鳥大可以說我這是親自下場補齊你們的短板,進一步提升物流體驗。但是四通一達想必知道誰掌握絕對的主動權,誰掌握利潤空間的分配權,因為菜鳥隨時隨地都可以重拾當年的夙願,自己下場幹物流了。

當年幹不好是因為沒有做物流的基因,也沒有菜鳥,現在通過建立菜鳥已經獲得了完整的基因,而通達系都是加盟商制度的,菜鳥隨時想瓦解就一句話的事兒。

而和菜鳥深度綁定的通達系,一旦失去菜鳥之後物流體驗不用說了肯定沒法看,價格還提不起來,只能在低端搏殺,被拿捏的死死的。

這就是Pony特地站出來“說不同”的原因。同樣都是賦能,企鵝的賦能給予被賦能者安全,是去中心化的賦能,而阿裏的賦能是強中心化的賦能,被賦能者的渠道和利潤百分百在別人手裏。

而強東哥說話就直接多了,通達系在他將來都是打醬油的搬磚工,物流公司不獨立沒有好下場。但是正是因為大狗東的存在,以及順風這種加入菜鳥但是拒絕綁定的玩家,使得四通一達還能呼吸,因為他們還有存在的價值。

隨著時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商家的也逐漸能夠看到飲鴆止渴的弊端,形成社會層面的心智。因此凡是有點志向的,並且不是完全需要O2O平台引流才有生意的,都已經開始和大平台保持一定的距離和靈活性。

小餐飲店和純外賣點位是沒辦法,但它們也不是共享街機的點位,大品牌的依賴性相對沒那麽重。而且,小康的城市寶藏同樣也是本地生活,也給商家引流。

當然負面影響也有,因為心智是共通的,人家跟小康也要保持靈活性,使得小康想要深度綁定商家也變得很難。這是市場上的有趣變化。總之,雙方還是要拼條件,拼交情,這仗有的打!

因此楚垣夕開始布置任務,劉璐的任務就是刺探敵情。這叫戰術上重視對手,在外人看來沒有比她這個小康二號人物直接出手刺探敵情更刺激的事情,但是楚垣夕就這麽安排了,劉璐自恃人緣,也很有信心完成任務。金旭既然是對方的團隊leader,那麽顯而易見對方團隊裏的熟人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