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4頁)

他是一位優秀的遊戲架構師,不但帶領團隊為於文輝的項目開發承擔了最不容易實現的部分,而且從遊戲架構本身也給於文輝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議,從設計到實現,整個《羅馬之敵》中都有這位老爺爺的影子。

實際上本次開發之旅對鈴木裕和他的團隊也有很正面的價值,至少從信心上是如此。《羅馬之敵》已經開始賺錢了,雖然付費點被砍到接近於無,但是只要有付費點就可以錄得收入,只要玩的人多了就必然有收入。整個項目的數據,對他也是完全開放的,因此整個過程對他來說也算是另一種理想和現實的碰撞了吧?

聲叔對此還有另一番解讀,說鈴木裕之於《羅馬之敵》就好比是寫手替別人代筆捉刀一樣,書寫的是別人的作品,未來的成功,所有利益都是別人的,但是自己在執行過程中得到了另一種感受和體驗,非常獨特的體驗,很容易在某個方面得到提升。

楚垣夕對此不置可否,因為職場中本來就是這樣的,給別人打工就意味著別人得到你的剩余價值,而你得到工資以外的部分只能是經驗或者教訓。

這也是為什麽對於畢業生來說最好進入大公司的原因,進大公司雖然不見得起薪比去小公司多多少,但是框架大,接觸面就廣,就算是被動獲取經驗,獲得經驗的管道也寬。而小公司則不然,基本上進來就是囿於一個狹小的圈子,除了所做的工作接觸不到什麽外界的有效信息。這種差距一開始不明顯,六個月以上就會非常顯著。

想來,於文輝今年再做校招,應該會比去年容易的多吧?

時間很快來到大年三十,這是歡樂祥和的一天,也是血雨腥風的一天,特別是小康生活做發行欺負小朋友,點映期間搶排片最高的一天搶到了21%的誇張數據的情況下。

春節档之前的一個档期歷來都是電影人的邊角料,不會有什麽大作。《我服了》以點映的名義沖進這片盆地之後一通翻江倒海,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把點映搞得比正常上映的排片還高,這還是票房正常分賬的情況下,會產生什麽效應?

效應就是圈內圈外無論剛被《我服了》打過的,還是要上春節档的,全都不錯眼珠盯著排片。畢竟春節档看的就是排片,在宣發都過關的情況下,排片好,再爛的片子也能騙到錢,排片不好,再好的片子也難成爆款。

此前的點映,《我服了》的上座率大概是15%左右,這個數據要是放在春節档那就是不可思議的撲街,撲出了天際,但是放在春節前就算是還不錯了。

當然,盯歸盯,到了這個時候,有什麽招數基本上也都試過了,最終還是要看各自的本事。不是不想發力,而是很多人發現事到如今已經無處下嘴,聲量上雙方的聲音都比較大,使得真正有見地的批評和貶斥難以傳出聲響。

有那種特別專業的影評,指出《我服了》到底哪哪哪不好,邏輯為什麽不合理,情懷為什麽不過關,但是發出去之後根本沒人看,炒都炒不起來。

還有人發內涵,本來這招百發百中。用帶節奏含沙射影的方式引導輿論是比較經典的作戰方式,雖然很多人用,但正是因為有效才有那麽多認用。其中內涵競爭對手,說話霧裏看花,把瓜拋出去讓吃瓜群眾自己去解謎尤其有效,特別是中間夾一些戀愛分手和撕逼之類的,很容易把人的興趣勾起來。

結果內涵了半天發現沒任何用處,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就算P朱魑的裸照都沒用了,反而還會增加《我服了》的曝光。朱魑她就不是演員或者藝人的身份,內涵她沒有任何意義,人家流量不少但是從來不炒CP和人設,娛樂圈的吃瓜群眾沒興趣。主演要是換成趙露思之類的新崛起的小花,對方能給黑出翔來,但是恰好朱魑免疫內涵。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小康宣發《我服了》的策略是注重突出劇的口碑,其它的聲音越大越好,至於是褒還是貶根本無所謂,只要能讓人聽到《我服了》這個電影名稱就好。因此道上甚至傳出某位大佬掀桌子痛罵其它人搗亂,黑《我服了》的人太多了反而成了《我服了》的保護色,越黑越是幫倒忙。

因此,大年三十的排片數據一出來,雙方同時松了口氣。

小康這邊看到排片達到14%松了口氣,因為楚垣夕給的底線是10%。如果這麽好的條件給出去,付出這麽多的努力,連10%的排片都沒有,相關負責人提頭來見。

這畢竟是競爭最激烈的春節档,所有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整個影視圈都是有多少人脈兌現多少人脈,有多少資源投入多少資源的競爭環境。而本方再怎麽說也是初出茅廬,主演還是朱魑,這事兒完全不敢打包票,畢竟院線排片也是要看收成的。